首页 >> 古诗文 >> 怡春堂原文 诗词名句

怡春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怡春堂原文

一元斡旋候,万物发生时。

无气不含煦,有情皆觉熙。

太和方酝酿,丽景岂稽迟。

设问怡春处,书堂自不知。

诗词问答

问:怡春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怡春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怡春堂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二

参考注释

一元

(1).事物的开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汉 《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闢。”《西游记》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4).一个中心或本原。参见“ 一元化 ”、“ 一元论 ”。

(5).指天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

(6).一头。参见“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 清 袁枚 《答孙补山相公书》:“捧到国宝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银圆一枚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圆”。

斡旋

(1) 调解周旋

从中斡旋

(2) 扭转;挽回

大钧播万物,斡旋不作难。——范成大《两木》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发生

(1)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含煦

比喻造成、化育。《隋书·许善心传》:“并陶冶性灵,含煦动植。”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酝酿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解决办法正在酝酿中

丽景

美景。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丽景则春,仪方在震。” 唐 顾况 《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陈》诗:“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孟氏》:“妾有良人去家数载,所恨当兹丽景,远在他乡。”

稽迟

延误滞留

稽迟岁月

设问

提出问题,发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 蒋梦麟 说‘问题符号满天飞’,其实就因为问题符号只在飞,可见还不知道怎样设问,怎样摆这符号,何况答案!”

书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世事无穷似弈棋,不如常采故山芝。萧萧鸡犬三家聚,莽莽风烟十里陂。幸有浊醪从客醉,常忧黠鬼笑人痴。清秋乐处君知否?庭下幽花渐可移。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读书少着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吠亩三番聘,林泉一客通。君方借唇吻,我自惜头颅。日月松偕老,江湖橘可奴。昭文虽未鼓,洗耳即良图。
  • 作者:释居简,朝代:宋代
    溪头烟暖蘋花春,岂独满渚亦满汀。春城绮绣艳溪曲,柔玉掺掺歌采蘋。采采芳鲜日将暮,玉盌琼盂旋分貯。水晶阕冷禁城宽,兰櫂夷犹缓归去。乡来小亭横水浒,雨震风凌日榛莽。山鬼啸梁猿啸渚,寂寞风烟向谁诉。仙槎忽从银浦来,吟疆开拓搜吟才。眼前有句未暇着,只着画楼临水开。一双浮图竹插架,层级高低与楼亚。从来天巧不曾藏,纷纷俗眼空茫羊。赋比须还造楼手,大苏小杜相先后。柳恽才华更有馀,那堪一等爱楼居。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五老村中会隐时,投梭即是十年期。自谙海燕归巢早,只恐山桃结实迟。伊吕功名何日到,轲扬辞业是人知。如君未忍抛簪去,买取青山寄岭陲。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宝典灵辰旧,皇居瑞应偏。冰纨能辟暑,丝缕解延年。
  • 作者:田亘,朝代:宋代

    趁暖不随千卉折,凌寒先伴六花开。

  • 作者:李端,朝代:唐代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石室宏开化二川,文场今岁不遗贤。

    莺凭暖律方迁木,鹤遇祥云必到天。

    随贡充庭知有路,乘风破浪去如船。

    龙墀唱第程涂近,应在春馀数日前。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历世兴亡皆可数,升平不复似今朝。

    野居兴味应无限,小字明窗拔二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