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原文
种性邪,错知解,不体玄机持五戒。行行坐坐执空观,见境见尘增鬼怪。
诗词问答
问:颂证道歌证道歌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颂证道歌证道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名句大全
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种性
(1).种属的特性;禀受于先天的本性。 明 李贽 《子伋子寿》:“若説父母种性,不应产此圣兄圣弟明矣。” 孙中山 《中国前途问题》:“这是从种性出来,人人都是一样的。”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天道未改,种性犹存。”
(2).佛教语。谓种子和性分。 宋 张商英 《护 * 》:“如斯人也,使之侍君,则佞其君,絶佛种性,断佛慧命。”
知解
颖悟;领会。《南史·宋桂阳王休范传》:“ 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为诸兄齿遇。”《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 唐 孔颖达 疏:“观听长者之问答,而各得知解。” 金 朱澜 《黄筌雀蝶》诗:“ 老筌 妙意谁知解,丹粉图中有諫书。”
不体
(1).不遵守礼制。《左传·定公十五年》:“嘉事不体,何以能久?” 杨伯峻 注:“体即礼也。礼与体古本可通。”
(2).不合体式。《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 桓玄 )性苛细,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体,或片辞之谬,必加纠擿,以示聪明。” 胡三省 注:“谓字之上下偏傍不合体也。”
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五戒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空观
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禪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諦不可乱。”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修三止者,是体真止依止。修三观者,是空观依止。”参见“ 空諦 ”。
鬼怪
鬼魅妖怪。比喻恶人或小人
扫除一切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