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原文
瘠地力耕禾倍入,荒山手植树皆嘉。同□炀者并吹者,融会儒家与墨家。
见说杨雄太玄苦,非如宋玉大言夸。
绝怜汝伯头成雪,羡汝才高笔有花。
诗词问答
问: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瘠地
瘠土。《淮南子·修务训》:“夫瘠地之民多有心者,劳也。”《文献通考·田赋七》:“ 宪宗 末,天下营田皆僱民,或借庸以耕,又以瘠地易上地,民间苦之。” 何其芳 《忆昔》:“土改完成后,上述农会委员与余同登山半,望见全村田地皆麦色青青,山坡小片瘠地亦无不种上庄稼。”
力耕
努力耕作。《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不能用身於世俗之外,力耕於大山长谷之中。” 严复 《和荆公》诗:“国破犹能战,家亡尚力耕。”
植树
种植树木
炀者
灶下烧火的人。《庄子·寓言》:“舍者避席,煬者避灶。” 成玄英 疏:“燃火者不敢当灶。” 陆德明 释文:“煬,炊也。”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融会
(1).融合会通。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初住 南华 ,集众须水。水性融会,岂有无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他们大家不懂得‘文化’这样抽象的名词,然而却有 中 俄 文化融会的实效。”
(2).融会贯通;领会。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议启》:“智者融会,尽有阶差。”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 黄侃 《礼学略说》:“羣书之中,搴其苕颖;则 江氏 《周礼疑义举要》,融会 郑 注而参以新説。”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再一事,就是客中的心情,似乎更容易融会诗句。”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 * 关系
墨家
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墨子为创始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但是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
见说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太玄
深奥玄妙的道理。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张昭汉 《甲寅春西湖小麦岭吊吴子一粟墓》诗:“神与太玄合,浩气摇江峦。”
宋玉
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 宋玉 ,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 ,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 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大言
(1) 有关大事的言论;重要言论
(2) 夸大的言辞,大话
每大言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