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行原文
出西门,望金天。
东方欲出日,方今入虞渊。
累累谁家坟,松柏始齐肩。
昨日车马咽道路,行人逼侧不敢干。
盎有储酒,囊有储钱。
适来故所欢,何不酣歌明烛前。
醉时不见嗔,醒后还相怜。
哀哉灌仲子,杯酒生戈鋋。
岂不劳斟酌,作色矜一言。
今日乐相乐,毋为郁抑坐相煎。
诗词问答
问:西门行的作者是谁?答:沈九畴
问:西门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九畴的名句有哪些?答:沈九畴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2. 一解
参考注释
西门
(1) 位于城墙西方的门
(2) 复姓
金天
(1).西方之天。 汉 张衡 《思玄赋》:“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 唐 李白 《上云乐》:“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月之始也,出金天,突瑶水,光天德兮照千里。” 清 杨潮观 《偷桃捉住东方朔》:“秉灵顥气,作镇金天。” 胡士莹 校注:“就是西天。金……于方位属西。”
(2).指秋天;秋天的天空。 唐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金天浄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赵殿成 笺注:“金天, 唐 人多使金天字,即秋天也。秋于五行属金,故曰金天。” 清 钱谦益 《谒孔林越翼日谒先圣庙恭述一百韵》:“素节金天肃,高林玉露滋。”
(3).指黄色的天。古时以为祥瑞。《南史·王摛传》:“ 永明 八年天忽然黄色照地,众莫能解。司徒法曹 王融 上《金天颂》。 摛 曰:‘是非金天,所谓荣光。’” 清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卿云之歌,金天之颂,来暮之嘆,去思之碑,无当亦无谓也。”
(4).古帝 少昊 的称号。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 金天 据九鳸以正时。” 王明 校释:“ 金天氏 ,即 少昊 ,名 挚 , 黄帝 之子。”参见“ 金天氏 ”。
(5). 华岳 神名。 唐玄宗 先天 二年封 华岳 神为 金天王 。 唐玄宗 《西岳太华山碑铭》:“加视王秩,进号 金天 。” 唐 王维 《华岳》诗:“上帝佇昭日,金天思奉迎。” 赵殿成 笺注引《杜氏通典》:“ 先天 二年,封 华岳 神为 金天王 。”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出日
(1).朝日。《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蔡沉 集传:“出日,方出之日。”
(2).日出之处。《书·君奭》:“我咸成 文王 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孔 传:“日所出之地。”
方今
现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庖丁解牛》
虞渊
亦称“ 虞泉 ”。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 虞泉 而招西归之日?” 唐 柳宗元 《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 夸父 逐日窥 虞渊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 虞渊 。”
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齐肩
(1).与肩相平。《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隋书·礼仪志六》:“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
(2).两者高度相等。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小儿名 伯禽 ,与姊亦齐肩。” 宋 李南仲 《罗浮山赋》:“乃 百粤 羣山之祖,与 南岳 而齐肩。”亦比喻才能、声望相同;相提并论。 明 胡应麟 《诗薮·上国》:“大抵 元魏 之才, 子昇 独步; 高齐 之誉, 邢 魏 齐肩。”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使 子建 与 应 刘 并列, 拾遗 与 王 孟 齐肩,可乎?”
昨日
昨天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逼侧
(1).迫近;拥挤。《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 晋 潘岳 《西征赋》:“都中杂遝,户千人亿,华夷士女,駢田逼侧。”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新恩移府庭,逼侧厕诸将。”
(2).簇拥;攒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蒲萄﹞有黄、白、黑三种,成熟之时,子实逼侧,星编珠聚。”《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八回:“ 天台 有怪松,自盘根於巖穴之内,轮囷逼侧,身大数围,而高四五丈。”
(3).犹狭窄。 宋 苏舜钦 《太行道》诗:“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峯前石臺鹊起,四瞰层壁,阴森逼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 王 患门户逼侧,廛居近市,欲别觅数椽,以居子弟。”
见“ 偪仄 ”。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适来
方才;刚才
适来谁进去了?
所欢
(1).亲密的朋友,知己。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2).情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二三》:“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清 龚自珍 《金钏铭》:“腕生兰,卷袖紈,款所欢,煗与寒。”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明烛
(1).古时祭祀用的烛。《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2).明亮的烛。《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鐙错些。”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毛 * 《送瘟神》诗之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3).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引申为明察。 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文》:“我诸同胞如不明烛几先,即时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无门,岂不可惜!”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相怜
相互怜爱;怜惜。《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诗:“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仲子
(1).对兄弟中排行为第二者的尊称。《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 高亨 注:“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称仲。”
(2).犹次子。 宋 王安石 《示平甫弟》诗:“万檣如山屹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年伯》:“ 嘉靖 辛丑榜 王 大司马 思质 ,督 蓟 辽 …… 后王 仲子 麟洲 ,分藩 江 右 ,与 鄢 絶不往还。”《明史·刘铉传》:“﹝ 鉉 ﹞仲子 瀚 以进士使南方。”
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戈鋋
(1).戈与鋋。亦泛指兵器。《文选·班固<东都赋>》:“元戎竟野,戈鋋彗云。” 李善 注:“《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 清 顾炎武 《莱州》诗:“礮甲初传造,戈鋋已击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练兵也,其犹壮士之披甲胄而执戈鋋也。”
(2).借指战争。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无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一伻与一校,幸不逢戈鋋。” 清 秦松龄 《满目》诗:“满目红旗载米船,西南何日罢戈鋋。”泛指争斗、冲突。 宋 邵雍 《观棋长吟》:“座上戈鋋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今人意见相左则衷起戈鋋;格调稍殊则眼分青白。”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斟酌
(1) 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
独自斟酌
作色
脸上变色。指神情变严肃或发怒
愤然作色
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郁抑
忧闷,心情不舒畅
神情郁抑
相煎
煎熬;折磨。 唐 孟郊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诗:“一生能几时,百虑来相煎。”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老嘆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三:“欝欝围城度两年,愁肠飢火日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