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晨起原文
端居多滞念,秋至一萧散。况兹炎凉异,微冷风雨旦。
空山阴霭积,槭槭木声变。
絺衣感轻单,素褐催补绽。
泥行苦长须,买酒不可缓。
洗盏自迎门,一杯聊自劝。
诗词问答
问:雨中晨起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雨中晨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居多
占多数
他近期的作品,佳作居多
滞念
凝结在心中的思念。亦泛指牵挂。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尔情无滞念,胷臆萧豁。”
秋至
秋分。《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阴霭
浓云。 明 高叔嗣 《病起偶题》诗:“微雨东方来,阴靄倏终夕。”
槭槭
象声词。风吹叶动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漠漠古墓,郭门之路;槭槭寒桐,平林之东。” 金 王万锺 《江村风雨图》诗:“秋风槭槭澹林暉,烟靄昏昏失翠微。” 清 曹寅 《经郯城从行摘柿偶述》诗:“槭槭寒林静,霜红 郯子城 。” 王统照 《沉船》:“话没说完, 顾宝 的后影已经掩映在几棵槭槭作声的大柞树前面了。”
木声
(1).木质之声,击木之声。《灵枢经·经脉》:“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庄子·山木》:“ 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於人心。”
(2).指乐器木质部分的共鸣声。 唐 柳宗元 《筝郭师墓志》:“生善音,能鼓十三弦……使木声丝声均其所自出。” 清 金农 《四哀诗·张澐》:“古乐栖神明,抚琴卧巖藪,丝中有木声,不生荆棘手。”
絺衣
细葛布衣。《史记·五帝本纪》:“ 尧 乃赐 舜 絺衣,与琴,为筑仓廩,予牛羊。” 张守节 正义:“絺,勑迟反,细葛布衣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掛萝薜,凉月白纷纷。”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残暑方归篋扇,新凉乍怯絺衣。”
周 代五冕服之一。饰以刺绣的贵族礼服。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孤卿三章者曰絺衣。絺,紩以为绣也。三章者,衣绣粉米,裳绣黼黻,衣裳皆绣,故曰絺衣。”
轻单
谓轻装单身。《南齐书·张敬儿传》:“甲杖之授,事既旧典,岂见有任镇邦家,勋经定主,而可得出入轻单,不资宠卫。”
素褐
本色的粗麻布短衣。古时为贫贱者所穿。
补绽
亦作“ 补定 ”。1.缝补。亦指补丁。 唐 杜甫 《北征》诗:“牀前两小女,补绽纔过膝。” 仇兆鳌 注:“《礼·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补绽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赖交亲。” 徐特立 《我的生活》:“祖母穿的围裙,补绽又加补绽,连原来的底布都很难辨认。”
(2).修补;弥补。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至补绽茹漏,聚用增备,抚民以仁,驭军以严。”
行苦
行事勤苦。《吕氏春秋·本味》:“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高诱 注:“苦,勤也。” 唐 崔兴宗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诗:“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货物脆薄不牢固。《周礼·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 汉 郑玄 注:“利,利於民,谓物实厚者;害,害於民,谓物行苦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饰行”:“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
长须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洗盏
亦作“ 洗醆 ”。洗杯。指饮酒。 唐 杜甫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清 姚鼐 《从千佛寺回过汋突泉暮饮张氏园》诗:“却入荒园洗盏坐,旁有小泉时復鸣。” 清 姚鼐 《赠侍潞川》诗:“红鐙照故人,洗醆復相劝。”
迎门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汉 郑玄 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妇女,迎门笑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黄子常 《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诣嫡所。”
(2).当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门,对 陆素云 的举动,看得非常真切。”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自劝
(1).自我劝勉。《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2).犹自酌。劝,谓劝酒。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领略年光属閒客,一樽自劝不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