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柟原文
梅柟三四树,手种近岩房。始见条抽绿,俄惊叶陨黄。
物情殊易变,身世岂能常。
且尽修心法,休传却死方。
诗词问答
问:梅柟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梅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岩房
石室。 唐 王翰 《蛾眉怨》诗:“琳琅禁闥遥相忆,紫翠巖房昼不开。” 唐 皮日休 《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春彩融融释冻塘,日精閒嚥坐巖房。”
物情
(1) 情理
物情世态
(2) 人情
(3) 人心
事多放滥,物情生怨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心法
(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唐 李华 《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自 菩提达摩 降及 大照禪师 ,七叶相乘,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图心法,所至翛然,而工于作诗。”《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然神仙一辈,叫做会中人,再不消甚么口诀,甚么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
(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门传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书经集传>序》:“精一执中, 尧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却死
亦作“却死”。1.避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司马贞 索隐:“却死犹避死也。”
(2).指却死香。详该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大易称硕果,此物无与友。重大难著枝,一一树腰吐。造化妒全美,命形有好丑。好者如圆瓮,丑者如缺缶。周壳刺森森,乍见惊触手。秋来腹酿蜜,好丑无不有。簇簇黄金胞,十百聚一母。胞胞崖蜜满,蜜霜堪比偶。异香谢龙脑,慎摘敢轻剖。置之密室中,香风穿户牖。霜刀分黄金,入口来聚首。老稚各满量,弃核收升斗。濯香炒其核,比栗犹可口。下惠食饴美,思以养黄耇。我心亦似之,食此忍下脰。忆昔博望侯,空遍西域走。波斯佛林产,武帝曾识否。寥寥千载下,识者属谁某。怪哉段成式,秘检搜二酉。著此异木篇,其传亦已久。何时来琼海,名称小变旧。无乃西海舶,世远不可究。在昔岁丙辰,尤物为民咎。谁俾死复生,女中尧舜后。遗泽万万年,每食祝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