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读萧相国传嘉召平出处之合义作召平诗原文 诗词名句

读萧相国传嘉召平出处之合义作召平诗

作者:陈长方 朝代:宋代

原文

秦刑次骨政如虎,六合瓦分访前生。
龙蛇五年垓下定,尺地寸天皆汉土。
青门抱瓮等齐民,齎志肯教重屈身。
采薇昔日首阳下,岂谓周武惭商辛。
为臣委质贰乃辟,况我陪封存故国。
不知荒虐但知君,可卷随人心匪席。
每开汗简为潸然,出处真成不愧天。
袖手叵堪余伎痒,往吊酂侯消未然。
高皇漫道群雄祖,何似萧王更英武。
一相不能推赤心,终至遭君玩掌股。
君不见臧文仲,厚禄知贤不能共。
千古难辞窃位讥,我为酂侯还忸怩。

诗词问答

问:《读萧相国传嘉召平出处之合义作召平诗》的作者是谁?答:陈长方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长方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长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次骨

犹入骨。形容程度极深。《史记·酷吏列传》:“﹝ 杜周 ﹞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司马贞 索隐:“次,至也。 李奇 曰:‘其用法刻至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世人为文,竞於詆訶,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復似善駡,多失折衷。” 宋 杨万里 《跋忠简胡公先生<谏草>》:“ 澹庵先生 之孙 槻 寄示先生《諫草》凡十一行,卒章云‘臣不忍见虏寇入门’等语,其痛次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瞿 与人讼, 张 受金,刺得其阴谋,泄於其敌。 瞿 大受窘辱,衔之次骨。”

前生

佛教中或迷信中指人生的前一辈子

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下定

(1).下聘。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巴金 《秋》二六:“他就要续弦了,初八下定。”

(2).付出定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那么你吃过饭赶紧走看,马上下定,马上今天就搬。”

尺地

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汉书·主父偃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餘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唐 韩愈 《荐士》诗:“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明 吴宽 《丛桂堂前五咏·藤》:“墙头何须附,尺地幸相容。”

汉土

(1). 汉 族地区。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没蕃被囚思 汉 土,归 汉 被劫为蕃虏。”

(2).指原属 汉 族人的土地。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各职员僉谓此次军士,光復 汉 土,我辈移薪水以作军餉,以示区区酬报之意。”

青门

(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

(2).泛指京城东门。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

(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瀟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赵令畤 《清平乐》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絳闕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王涣 《悼亡》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7).曲名。 唐 李贺 《黄头郎》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

抱瓮

见“ 抱瓮灌园 ”。

等齐

(1).平等;齐等。 郭沫若 《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

(2).约齐,整齐。

齎志

谓怀抱着志愿。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 宋 晁补之 《蔡州叔父金部挽辞》之一:“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齎志一州麾。” 清 万邦荣 《偶感》诗:“ 卧龙 思復 汉 ,齎志何曾申。”

屈身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史记·乐毅列传》:“ 燕国 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 郭隗 以招贤者。” 宋 秦观 《王俭论》:“ 宋 初受命, 陶潜 自以祖 侃晋 世宰辅,耻復屈身,投劾而归,躬耕於 潯阳 之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玄德 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2).弯腰(行礼)。《 * 词话》第三回:“这 西门庆 连忙向前,屈身道唱诺。”《前汉演义》第二六回:“﹝ 英布 ﹞只得向前通名,屈身行礼。”

采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反对 周武王 伐 纣 ,曾叩马而谏。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 ,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农 、 虞 、 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 。”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维 《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 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见採薇之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诗·小雅》篇名。《〈诗〉序》:“ 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2).《史记·伯夷列传》载, 周武王 灭 殷 之后,“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

(3).指亡国。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首阳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

周武

即 周武王 。《左传·昭公四年》:“ 周武 有 孟津 之誓廩。”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 周武 有散财发廩表閭之义。”《文选·陆倕<石阙铭>》:“似 夏 民之附 成汤 , 殷 士之窥 周武 。” 李善 注引《帝王世纪》:“ 商容 及 殷 人观 周 军之入,见 武王 至, 殷 人曰:是吾新君也。”

商辛

即 商 纣王 ,名 受 ,号 帝辛 。《韩非子·难四》:“ 商辛 用 费仲 而灭。” 宋 王禹偁 《仲尼为素王赋》:“ 商辛 、 夏癸 兮号 * ,又安得比于儒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 宋 之亡,非有 商辛 流毒,为白旄黄鉞之招也。”

为臣

指臣位,官职。《孟子·公孙丑下》:“ 蚔鼃 諫於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赵岐 注:“三諫不用,致仕而去。”

委质

亦作“ 委挚 ”。亦作“ 委贄 ”。1.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 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 汉 班固 《 * 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

(2).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 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 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孔颖达 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3).引申为臣服、归附。 晋 陆云 《盛德颂》:“ 越裳 委贄, 肃慎 来王。”《魏书·张袞传》:“昔 酈生 一説, 田横 委质; 鲁连 飞书, 聊 将授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俶 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闕,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张煌言 《子房报韩论》:“观史载 汉王 归国, 子房 送之 南郑 。辞归,劝以烧絶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贄於 汉 也。”

(4).送上礼物,拜人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贄为弟子。”

(5).弃身;置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唐 白居易 《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封存

(1) 密封存留

封存了一冬的白薯特甜

(2) 密闭保养,防止损害

那批暂时不用的船先封存起来,以免受潮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随人

犹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询伊长嫂爱奴,乃知 瓏 虽年少,早已矢脱风尘,而志在随人,又不愿作势家姬妾。”

匪席

不象席子可以卷曲。比喻心志坚不可屈。《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孔颖达 疏:“我心又非如席然。席虽平,尚可卷;我心平,不可卷也。”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今遣某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庶匪席之旨,不远而復。”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四:“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役》:“一旦因时事日艰,内外诸臣未能坚其匪席之旨,而欲狃於处堂之安。”

汗简

(1).以火炙竹简,供书写所用。 汉 刘向 《别录》:“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 子云 犹汗简, 温舒 正削蒲。”

(2).竹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亦借指著述。 元 袁桷 《偶述末章答继学》诗:“韦编旧学阴阳祕,汗简功深岁月修。” 清 钮琇 《觚賸·蒋山佣》:“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膝之谋,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鑑之献也。”

(3).借指史册、典籍。《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华温琪等传论》:“自 温琪 而下,皆服冕乘轩,苴茅燾土,垂名汗简,谅亦宜焉。” 明 宋濂 《元故庐陵周府君墓碣铭》:“ 秦 火之烈,六经中絶,我心衋伤兮;汗简散落,后先参错,乃理之常兮。” 严复 《和荆公<适意>》:“鐙火年年作近邻,韦编汗简苦陈陈。”

潸然

流泪的样子

不觉潸然泪下

真成

(1).真是;实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 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2).真个;的确。 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袖手

(1).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倚北墻坐。”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折:“没揣的两鬢秋,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 清 曹寅 《贺新郎·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迭前韵》词:“此目枫亭闲袖手,瞥一双游刃腾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于袖。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晋书·庾敳传》:“参 东海王 越 太傅军事,转军諮祭酒。时 越 府多雋异,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予谢曰:‘吾幸获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独不愧于心乎?’” 张天翼 《新生》:“他们不甘心袖手看着自己家乡受糟踏。”

伎痒

亦作“ 伎懩 ”。1.谓有所擅长,遇机会即欲表现,如痒难忍。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筑》:“ 渐离 ,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作於 宋子 ,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出。”《文选·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伎懩。” 李周翰 注:“无使媒有声而心烦闷,其射伎復懩不可忍,欲射之无便也。” 唐 张建封 《酬韩校书愈打毯歌》:“军中伎痒驍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

(2).泛指欲望强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如痴似醉,把桌上东西这件闻闻,那件嗅嗅,好不伎痒。又闻得扑鼻馨香。”

酂侯

亦作“鄼侯”。 汉 萧何 的爵号。 何 在 楚 汉 相争中,佐 高祖 ,守 关中 ,转漕给军,兵不乏食,因以致胜。 高祖 即位,论功行赏,评为第一,封 酇侯 。 唐 皎然 《诗式·三不同语意势》:“ 酇侯 务在匡佐,不暇采诗。” 宋 苏辙 《因旧》诗:“ 酇侯 念子孙,不处高閈閎。” 清 宋琬 《行路难》诗:“家家少牢祀 鄼侯 ,有儿莫读天人策。” 清 赵翼 《漂母祠》诗:“ 淮阴 生平一知己,相国 酇侯 而已矣。”

未然

还未变成现实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漫道

莫说,不要讲。 唐 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宋 陆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诗之五:“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 毛 * 《忆秦娥·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群雄

旧时称在时局混乱中称王称霸的一些人

群雄割据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英武

英俊勇武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推赤

犹言推心置腹。《隋书·宇文庆传》:“臣以微贱,早逢天眷,不以庸下,亲蒙推赤。”

掌股

掌与股。置放、玩弄小儿之处。喻指胁持、控制的范围。《新唐书·郭元振传》:“ 吐蕃 得志, 忠节 亦当在贼掌股,若为復得事我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林甫以计陷数人》:“此三人者,皆在 林甫 掌股中,为所玩弄而不知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 战国 四君,孰不藐 平原 乎?然 秦 人挟豺虎之势,握之乎掌股之上,以索穷厄无归之 魏 齐 而卒弗予者,则畴其人也?”《瓯北诗话·诗人佳句》引 杨孟载 《蔡州咏李愬》:“ 淮阴 北面师降虏,其气早已吞 项羽 。君得 李祐 释不诛,早把 元济 弄掌股。”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厚禄

(1).优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中》:“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於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唐 杜甫 《狂夫》诗:“厚禄故人书断絶,恒饥稚子色凄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合得上厚禄高官,都只为积祖承恩相挈带。”

(2).指食禄丰厚之士卒。《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 陈奇猷 校释:“古者士亦食禄,厚禄即指厚禄之士。”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窃位

(1).谓才德不称,窃取名位。《论语·卫灵公》:“ 臧文仲 其窃位者与?知 柳下惠 之贤,而不与立也。” 刘宝楠 正义:“窃如盗窃之窃,言窃居其位,不让进贤能也。”《史记·日者列传》:“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南朝 梁 沉约 《拜尚书令到都上表》:“窃位之讥,允当斯责。王命私请,有事相倾。”

(2).篡夺君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 王莽 窃位之象云。”《后汉书·王昌传》:“ 王莽 窃位,获罪于天。”

忸怩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代
    西风持酒。诮不做、愁时候。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琼枝高秀。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甘泉书奏。报幽障、沈烽后。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沾襟袖。怕衰黄花,也解笑人白首。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忧国忧民爱国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千里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 作者:元稹,朝代:唐代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 *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县境拖修直,人家住土涂。三方鲸浪涌,一岛虎头孤。风物犹佳处,弦歌付老夫。平生虫篆意,或许间忧虞。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百里邻疆宇,详闻懿迹多。

    本原由简厚,论议必中和。

    平日春阳爱,斯民德泽歌。

    藩宣聊息偃,名教足逶迤。

    远业今犹郁,亨涂去若何。

    蓬仙终到海,轩凤必巢阿。

    裁割神锋举,光辉国鉴磨。

    公乎难隐让,忠义贵无他。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盛府从军日,大家随子初。伯兮均洁膳,仲也庆将舆。雾舍嵩尘薄,霜程巩树疏。循陔传咏切,匪夕伫归欤。
  • 作者:陈杰,朝代:宋代
    即墨当交困,金城请自行。剑方及蒲外,星遽陨中营。遗恨羊碑沔,忠魂晋柩声。成谋授宿将,稳为了残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实胜寺每兆实胜,蒙天恩不可无记。

    匪予始乃自太宗,松杏山攻率子弟。

    敬述此事用此名,西域金川早如志。

    以为是后应偃武,与民休息可无事。

    不意丙午岁之冬,台湾 * 萌逆计。

    两提臣乃互观望,不敢首进更退避。

    以此养痈贼蔓延,攻城掳社猖獗至。

    更命重臣徵劲兵,百巴图鲁娴师律。

    屡战屡胜擒二竖,三月功成乱反治。

    幸哉未致辱前名,不然何以掩斯愧。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宿鸟能传语,残风且点心。山情怜澹坐,月色笑孤斟。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清归无所得,得句贵如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