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十一原文
鹘儿未出窠,已有摩霄志。
虎子未绝乳,已有食牛气。
况复羽翼成,况复牙爪备。
奋迅即惊群,八面清风起。
一条脊梁硬似铁,一条白棒掀天地。
相与建法幢,展衲僧巴鼻。
诗词问答
问:偈五十三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克勤
问:偈五十三首·其十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克勤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克勤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举杲首座立僧
参考注释
摩霄
接近云天,冲天。 唐 慧净 《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株盘仰承露,刹凤俯摩霄。”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南北徙鵾鹏,摩霄展金翅。” 杨笃生 《新湖南·现今大局之危迫》:“ 德国 之帝国主义,其发生於 小亚细亚 綰轂之道与 南美 诸国实业之场者,亦已羽毛丰满有摩霄振翮之势矣。”
虎子
(1).小虎、乳虎。《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喻勇健的男孩。《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二子 烈 封 ,年各数岁, 权 内养於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
(3).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 汉 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 汉 、 魏 、 南北朝 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汉 郑玄 注:“褻器,清器、虎子之属。” 孙诒让 正义:“虎子,盛溺器,亦 汉 时俗语。”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属。”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唾壶虎子尽能执,舐痔折枝无所辞。” 章炳麟 《官制索隐》:“ 汉 初侍中,非奉唾壶,即执虎子。”
食牛
《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贤者之生亦然。”后以“食牛”赞美青少年志壮心雄,气概豪迈。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明 李东阳 《题杜日川修撰日会中书兄弟趋朝图》诗:“食牛惊坐客,渡蚁识胡僧。”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当时乳虎气食牛,众作蝉噪嗤噍啁。”参见“ 吞牛 ”。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羽翼
(1) 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2) 翅膀
牙爪
(1).指动物的牙齿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齿和指甲。 汉 扬雄 《执金吾箴》:“如虎有牙,如鹰有爪,国以自固,兽以自保。牙爪葸葸,动作宜时。” 晋 张华 《命将出征歌》:“豹狼染牙爪,羣生号穹昊。” 唐 杜牧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老翁四目牙爪利,掷火万里精神高。”
(2).比喻勇士或武将。 唐 李德裕 《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备牙爪则数逾十万,竭心膂则酬必九迁。”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愬 武 古 通 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汝曹悉皆天下精兵之髓,实吾之股肱牙爪。”
(3).犹羽翼。《晋书·王机传》:“﹝ 王机 ﹞尝慕 王澄 为人, 澄 亦雅知之,以为己亚,遂与友善,内综心膂,外为牙爪。”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先去了此人牙爪,然后翦除了此人,纔使的我永无身后之患。”
(4).差役;仆从。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你见这恶哏哏公吏排,不是我官不威牙爪威。”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贤牙爪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牢?”
奋迅
(1).形容鸟飞或兽跑迅疾而有气势。《尔雅·释畜》“絶有力,奋” 晋 郭璞 注:“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 唐 刘禹锡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诗:“猜鹰屡奋迅,惊麏时跼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羈。” 赵朴初 《寿阳曲·锡兰纪游》:“ 僧伽罗 奋迅狮儿多健武,却别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奋,行动迅速。《后汉书·耿纯传》:“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 唐 王维 《老将行》:“ 汉 兵奋迅如霹靂,虏骑崩腾畏蒺藜。” 金 元好问 《入济源寓舍》诗:“奋迅旧嫌扶老杖,龙钟今属负暄墙。” 陈毅 《雪夜行军》诗:“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3).振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晋书·谢安传》:“缮甲俟会,思更奋迅。”《明史·袁崇焕传》:“顾勇猛图敌,敌必讎;奋迅立功,众必忌。”
八面
(1).八张脸。 汉 焦赣 《易林·艮之颐》:“八面九口长舌。”
(2).一物的八面。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鼓》:“雷鼓八面,路鼓四面,睪鼓、晋鼓皆两面。”
(3).八方。 唐 黄滔 《壶公山诗》:“八面峯峦秀,孤高可偶然。” 清 赵翼 《闲居读书作》诗之一:“吾曹才力弱,漫詡当八面。”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脊梁
〈方〉∶脊背
脊梁骨
条白
分条陈明。《汉书·朱博传》:“正监以为 博 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唐 刘禹锡 《唐故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有司条白其劳,入拜殿内史。”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相与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法幢
(1).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法幢卷舒,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鬱馥,山重檐而轻转。” 明 唐顺之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诗之一:“隐隐帆檣外,分明见法幢。”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法幢始何年,本自 远公 作。”
(2).比喻佛法。《剪灯馀话·听经猿记》:“侧闻尊宿建 * 幢,不惮远来,求依浄社。”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黄滔 《上李补阙》诗:“諫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况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寿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
巴鼻
来由;根据。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熙寧 初,有人自常调上书,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 苏长公 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便姦邪。’”《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许多事,説得个没巴鼻。”《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那吏部官道是告敕、文簿尽空,毫无巴鼻,难辨真伪。” 周立波 《扫盲志异》:“人家疑心不是没有一点巴鼻的,蚂蚁子不爬没缝的砖墙。”
精彩推荐:
- 家传张长公,直节可敬叹。居官不取容,安有鄙夫患。奏劾司马门,乃翁宁可犯。惊跸当罚金,法令戒反汗。奈何盗环人,使遭灭族难。惟挚有父风,彼美渊明赞。由来阴德深,云仍继名宦。西州清河家,簪绂夸里闬。我公翰墨英,蚤岁擢三馆。立朝物望归,駸駸历华贯。莼羹忽思归,周邦喜良翰。三节歌皇华,风采肃廉按。召归一再迁,卿月光有粲。廷尉天下平,异论乃冰炭。守道当守官,闻风志立懦。分符复西归,顾忧宽宵旰。广汉最繁丽,地望蜀郡冠。房湖天下稀,公余可吟玩。十顷玻璃风,和气来隔岸。过家亦足荣,触热去不惮。三世居此官,盛事闻见罕。甘棠百年思,蔽芾阴更满。少城我从公,转首岁六换。人生一浮萍,谁料聚与散。荒凉更寂寞,一笑得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