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采桑子原文 诗词名句

采桑子

作者:何 朝代:宋代

采桑子原文

百花丛里花君子,取信东君。
取信东君。
名策花中第一勋。
结成宝鼎和羹味,多谢东君。
多谢东君。
香遍还应号令春。

诗词问答

问:采桑子的作者是谁?答:何
问:采桑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采桑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何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名句大全

何采桑子书法欣赏

何采桑子书法作品欣赏
采桑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百花

亦作“ 百华 ”。各种花。 北周 庾信 《忽见槟榔》诗:“緑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诗:“应被百华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閒人。”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取信

赢得信任

取信于民

东君

传说中的太阳神

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之属。——《史记·封禅书》

中第

(1).中等的等第。《通典·选举一》:“ 桓帝 建和 初,詔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新唐书·百官志三》:“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

(2).中等门第。《魏书·高允传》:“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

(1).中选。《晋书·夏侯湛传》:“ 泰始 中,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

(2).专指科举考试及格。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新唐书·宋璟传》:“ 璟 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 明 叶显祖 《鸾鎞记·摧落》:“我 贾岛 ,累赴科场,不得中第,真好悲愤也呵!”

结成

(1)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法律手续结合起来

通过结婚使二人结成一对夫妻

(2) 结合成一体或一块;结合

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结成一块黄油

宝鼎

(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大盂鼎》:“ 盂 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宝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获宝鼎,迎日推筴。”《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 汉 ,乃 汉 宝,非 周 宝也。”《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宝鼎。”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百年归 汉 室,锦帆终古似 隋 家。”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颺起,细煎花乳翻白。”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和羹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丧期著常数,在古固有之。嗟嗟三季后,礼让俗亦衰。亲亡有不葬,况问功与期。公孙布衣士,未免寒与饥。生兮已不恤,死者吾敢欺。孝生因其心,礼大实以时。挺然颓俗内,独以古自为。萧萧天平山,松柏有馀悲,可以表懿行,刻此无愧辞。
  • 作者:韩偓,朝代:唐代
    眉山暗澹向残灯,一半云鬟坠枕棱。四体著人娇欲泣,自家揉损砑缭绫。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论兵千载如聚讼,真是徒工纸上谈。

    居重驭轻自不易,困民养卒则何堪。

    若言爱物斯诚有,以曰知军或未谙。

    庞籍汰多意犹韪,韩琦救后虑惟覃。

    第观卌卷称综古,讵足武经为指南。

    旗籍绿营维内外,慎遵祖制万方戡。

  • 作者:王汝玉,朝代:明代

    桐风弦商声,竹露琤寒滴。

    室幽月离离,壁古虫唧唧。

    迟莫行可企,朱明奄成昔。

    方来无新欢,既逝多故戚。

    晶晶窗下灯,照我为生客。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久堕尘沙里,幽寻始此行。侵云千嶂合,披草一僧迎。藓润泉时滴,崖倾竹倒生。登高忽平旷,回首失峥嵘。老矣犹孤客,归哉念耦耕。结庐殊未定,此地颇关情。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贰觞具举,承神嘉虞。神具醉止,眷焉化都。我几方新,我亩伊殖。时阳时雨,翳神之力。
  • 作者:王丹桂,朝代:元代
    人间何事最堪悲。迷火院,受驱驰。不曾时霎暂舒眉。算何日,是休期。况他衣饮各相随。空热乱,又奚为。明明生死眼前催。放得下,是便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花日浅明牖,竹风低度墙。举头空弱絮,转盼堕危芳。兴遣恁毛颖,愁消赖羽觞。阴阴繁夏木,故里耿难忘。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长堤隘舟车,上下无暂歇。煎熬古驿门,聒聒争琐屑。东南淮浙富,输馈日填咽。楚风习喧卑,吴舌动嘲哳。平生耽静意,投闹剧含哕。况兹道路勤,强食慰饥渴。年年嵩洛兴,久与泉石结。终当卜吾庐,云山对华发。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双奋拳空,一担肩重。材本不堪,心元无用,莺院华香,蜂房蜜冻。喝时耳朵三日聋,扭处鼻头连岁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