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望月有感原文 诗词名句

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望月有感原文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词问答

问:望月有感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望月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望月有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望月有感书法欣赏

白居易望月有感书法作品欣赏
望月有感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原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
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羁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芜零落。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诗文赏析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翻译、评析:刘建勋)

诗中对战乱造成的流离之苦,思念亲人之切,都只是如实写来,结尾更把彼此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左成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永颐,朝代:宋代
    犊背斜阳暖,茅蒋石树穿。行人识冈路,饥鹊噪沙田。远浦生微月,荒皋起暝烟。群乌飞散尽,寒水漾渔船。
  • 作者:何其伟,朝代:明代

    漏下沉沉溽气收,井梧飘叶露华浮。

    谈玄锦帐风初落,握麈星河夜欲流。

    羌笛调残芦苇月,塞鸿声动海门秋。

    惊心节序催蓬鬓,旅客能无罢远游。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惨淡淮山水墨秋,行人不饮奈离愁。药囊直入长安市,谁识柴车载伯休。
  • 作者:艾性夫,朝代:宋代
    濒江破寺如胶舟,大镛露立寒飕飕。金绳铁纽作断绠,土花苔碧生栾头。我来摩挲考岁月,偻指落落三百秋。想当营度欲鼓火,野鬼夜哭山精愁。铸之以绍威六州之铁,衅之以景升千斤之牛。载之以长河万斛之舰,貯之以齐云百尺之楼。风高一撞撼天地,世更几变宜追蠡。眼中惊见已无双,天下才称为第二。庚庚古扁磨苍珉,徐郎妙墨吹玄云。声光暗哑尽埋没,宇宙颠倒方纷纭。昭陵石马化为土,于上蒲牢幸存古。山僧作屋稳盖藏,他日岐阳求石鼓。
  • 作者:李适,朝代:唐代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 作者:李齐贤,朝代:元代
    过海风凄紧,连云雪杳茫。落花飘絮满江乡。偷放一春狂。渔市关门早,征帆入浦忙。酒楼何处咽丝簧。愁杀孟襄阳。
  • 作者:丁氏,朝代:宋代
    西岭雌雄鸟,双双览德辉。阳台迟雨散,沧海会尘飞。夜月参差玉,春云窈窕衣。君王宴阿母,却寄碧桃归。
  • 作者:朱翌,朝代:宋代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 作者:张仲深,朝代:元代

    游子十月湖上路,天寒水落洲渚长。

    北风萧萧草木白,沃野莽莽烟云黄。

    去年小艇走江海,此日晚岁愁家乡。

    故园幸自好消遣,茅櫩春动梅花香。

  • 作者:周必大,朝代:宋代
    丙制摛文压缙绅,三吴耀武见经纶。桥留震泽居无扰,舟济沧溟捷有神。宥府嘉猷推乃后,陪都遗爱纪斯民。多才多艺无多寿,此理凭谁问大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