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千尺雪三叠旧作韵原文
知者乐水仁乐山,合妙撰斯惟石泉。
宧光若可起而问,应以是语为探源。
拘墟彼此执名象,乃舍实道循虚诠。
澄怀之堂暂憩息,馀兴幽径仍攀缘。
曲栏扶者宛熟路,澄潭注处成深渊。
酾流虽无三千尺,同一雪色铺冈峦。
坐令亭台疑瑶圃,平看花木栽银田。
香闻蓊濛不辨色,讶至光福望海然。
听雪有阁可虚掷,便当摘句于其间。
诗词问答
问:寒山千尺雪三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寒山千尺雪三叠旧作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
2. 在寒山别墅中
参考注释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乐水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因以指智者。 唐 白居易 《得耆老称甲多智县司举以理人或云多智贼也未知合用否判》:“识若限於挈缾,或当害物;道能弘於乐水,何爽理人?”
乐山
爱好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朱熹 集注:“乐,喜好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石泉
山石中的泉流。《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来水》:“两岸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 唐 杜甫 《石泉》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宋 苏轼 《峡山寺》诗:“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元 刘迎 《寒食阻雨招元功会话》诗:“杨柳杏花相对晚,石泉槐火一时新。” 清 唐甄 《潜书·敬修》:“居於河滨者,始汲而归,浊不可饮也。注而勿扰,则石泉矣。”
以是
(1).因此。《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新唐书·藩镇传·吴元济》:“又尝败 韩全义 、 于頔 ,以是兵骄无所惮。”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又务综覈名实,搜剔隐姦,推轂善良,摧抑浮竞,以是大不便于小人。”
(2).犹言用这,拿这。《礼记·礼运》:“《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及其死也,升屋而号。”按,《孔子家语·问礼》“以是”作“以此”。
探源
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宋 张九成 《辛未闰四月即事》诗:“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 明 袁宗道 《刻<玉海>序》:“而此书繇天地及经籍制度,探源遡流,櫛比鳞次,万无漏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盖其探源泝流,自《风》《骚》以及 汉 、 魏 、六朝诸才人,无不悉其才力而默相比较。”
拘墟
见“ 拘虚 ”。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澄怀
清心,静心。《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清 金圣叹 《<水浒传>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
憩息
休息
幽径
亦作“ 幽逕 ”。僻静的小路。 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诗:“ 灞陵 幽径近, 磻谿 隐路长。”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一番过雨来幽逕,无数新禽有喜声。”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林深树广,幽径纵横。”
攀缘
(1)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2)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3) 蔓延地生长
(4) 牵挽
曲栏
曲折的栏杆。 唐 白居易 《题岳阳楼》诗:“ 岳阳 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 宋 文同 《蒲氏别墅十咏·清蟾桥》:“谁此伴高兴,画桥凭曲栏。”
熟路
常来往而熟悉的道路
熟门熟路
深渊
(1) 深潭
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前脸正对着万丈的深渊。——《雨中登泰山》
(2) 特指海渊
南太平洋上阿尔求斯海深渊
(3) 比喻险境
如临深渊
(4) 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苦难的深渊
酾流
分流,支流。 宋 沉括 《江州揽秀亭记》:“南属 差庐 ,连嶂紺天,挟以 湓浦 、 甘棠 之水,北渐 九江 之釃流。”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雪色
(1).雪的颜色。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临危树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极望一片雪色,浩无边际。”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忆尔腰下铁丝箭,射杀林中雪色鹿。”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沟中流出雪色饭颗,漉出洗浄晒乾。”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我这万里羁客。”
(3).雪将下时的景象。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镇着死神似的沉寂。”
冈峦
一个连一个,起伏不断的山冈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瑶圃
语本《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瑶圃,产玉的园圃,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树椒兰於瑶圃,掩夜光於琼华。” 唐 皮日休 《扬州看辛夷花》诗:“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元 周巽 《梨花曲》诗:“仙妃下瑶圃,靚粧乘素鸞。”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蓊濛
浓郁。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绣屏银鸭香蓊濛,天上梦归花绕丛。”
辨色
(1).犹黎明。谓天色将明,能辨清东西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 郑玄 注:“辨犹正也,别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选内人美少者十餘辈,执烛跨乘列於 长兴 西门。既而将入,辨色,有朱衣吏驰报曰:‘ 胡子 郎君未及第。’诸炬应声掷之於地。” 明 高攀龙 《三时记》:“酒酣下榻,觉而辨色矣。”
(2).察看脸色。《再生缘》第六一回:“这件事,岂难决断岂难分,不要讲,详情就理须明印,就筭是,辨色观风也晓闻。”
虚掷
白白地丢弃、扔掉。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罇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看 江 东海西俱入款,是苍天赐 吴 越 国,这光阴百年难遇,岂容虚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便当
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
两个女儿都已上中学,每天自己准备自己的便当
摘句
摘录文章诗歌之句。《世说新语·言语》“ 谢 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寧康 三年九月九日,帝讲《孝经》,僕射 谢安 侍坐,吏部尚书 陆纳 、兼侍中卞耽读,黄门侍郎 谢石 、吏部 袁宏 兼执经,中书郎 车胤 、 丹阳 尹 王混 摘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 放翁 古今体诗,每结处必有兴会、有意味……今就近体中摘句於后,使人见其功力之精。”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