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原文
王谢风浪不愧前,碧梧翠竹总森然。
好归禁琐持簪橐,却卧关河阅岁年。
目送秋鸿凌绝漠,坐传烽火到甘泉。
笑君坐啸空斋冷,庭下蒲鞭无可鞭。
诗词问答
问: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问: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苏过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过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永乐大典》卷一四三八○作汉
参考注释
王谢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风浪
(1) 风和波浪
(2) 比喻艰险的遭遇
久经风浪
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碧梧
(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翠竹
绿竹。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绿意弥漫的原野在两旁平转;时时有一丛深树或翠竹一闪而过,标识着那里有村落。”
森然
(1) 形容繁密
古木森然
(2) 形容阴沉可怕
森然可怖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形容高耸林立的样子
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宋· 沈括《梦溪笔谈》
簪橐
《汉书·赵充国传》:“ 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因“簪橐”指近臣的笔墨生涯。 宋 孙觌 《七星岩》诗:“十载污修门,簪橐侍帝垣。”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阅岁
(1).经过一年。《新唐书·班宏传》:“ 参 亦以 宏 素贵,私谓曰:‘閲岁当归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叙》:“盖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元旦诗》:“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岁甲寅,而 文定 亦捐宾客矣。”
(2).经历年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时,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县 尉,不记姓名。 晁以道 尝为予言,閲岁久,又经此丧乱,若史家又復不载,可惜也。”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阅岁一周,这可见古代有以‘钻燧改火’为历岁一周的记号的习惯了。”
目送
用目光送别离去的人或物
秋鸿
(1).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南朝 梁 沉约 《愍衰草赋》:“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唐 李益 《赋得早燕送别》:“一别与秋鸿,差池詎相见。”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清 方文 《重过东坝访汤仲贻兄弟时仍三白下未归》诗:“秋鸿飞不定,翘首暮云天。”
(2).古琴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烽火
(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坐啸
亦作“ 坐歗 ”。闲坐吟啸。 东汉 成瑨 少修仁义,笃学,以清名见,任 南阳 太守,用 岑晊 (字 公孝 )为功曹,公事悉委 岑 办理,民间为之谣曰:“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后因以“坐啸”指为官清闲或不理政事。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坐啸徒可积,为邦岁已朞。”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识》:“但今之从政者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矣!” 宋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歗谿山上。” 清 吴伟业 《寄房师周芮公先生》诗之二:“北府风流坐啸清, 萧郎 白帢爱将迎。”
蒲鞭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簷枝,示耻无扑抶。”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