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邦达画杜甫诗意歌原文
诗中杜老集大成,天然古淡足佳句。
风烟万里瞿塘秋,夺造化工归咏赋。
最爱归云返照奇,每欲形容意难赴。
词臣家法传北苑,爰教老笔写烟树。
滃滃叆叆满谷白,槿篱茅舍依微露。
天外一棱独迥绝,映带红霞正秋暮。
江声澎湃疑聒耳,树色苍凉信消虑。
杜句佳矣图之难,双美合并岂神助。
何必崎岖历剑关,即坐江楼观滟滪。
诗词问答
问:董邦达画杜甫诗意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董邦达画杜甫诗意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三
2. 是图盖写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之意
参考注释
集大成
谓融会各家思想、学说、风格、技巧等而自成体系或自成一格。《孟子·万章下》:“ 伯夷 ,圣之清者也; 伊尹 ,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孔子 ,圣之时者也。 孔子 之谓集大成。” 孙奭 疏:“盖集大成,即集 伯夷 、 伊尹 、 柳下惠 三圣之道,是为大成耳……其时为言,以谓时然则然,无可无不可,故谓之集其大成,又非止於一偏而已。”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子美 之诗, 退之 之文, 鲁公 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明 宋濂 《答章秀才论诗书》:“ 杜子美 復继出,上薄《风》《雅》,下该 沉 宋 ,才夺 苏 李 ……真所谓集大成者。”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古淡
古朴淡雅。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陇西 李涪 常侍, 福相 之子,质气古淡。”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瞿塘
见“ 瞿唐峡 ”。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归云
犹行云。《汉书·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 晋 潘岳 《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鬱蓊。”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跡,何处是前期?”
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
(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诗:“湖光返炤青连屋,荷气随风香入楼。” 郁达夫 《沉沦》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阳光返照,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
(4).犹反映。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无论如何,神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坛经·行由品》:“与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章敬怀暉禅师》:“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和生活》:“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引起返照。”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 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家法
(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北苑
(1).宫廷北面的皇室园林。《北史·魏明元帝纪》:“癸丑,穿鱼池於北苑。” 唐 卢纶 《春词》:“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鞋。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李氏 集有翰林学士 陈乔 作《北苑侍宴赋诗序》曰:‘北苑,皇居之胜概也。掩映丹闕,縈迴緑波,珍禽奇兽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后。’”
(2).泛称皇室园林。 宋 苏轼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按,此指 北宋 的南御苑-- 玉津园 ,在 汴京 ( 开封 ) 南薰门 外。
(3).指 南唐 画家 董源 。 董源 曾官北苑使,世称 董北苑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江南 中主 时,有北苑使 董源 善画,尤工秋嵐远景,多写 江南 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 北苑 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黄陂丞》诗:“画家遵 北苑 ,墨法秘 南唐 ,二者能兼得,茅斋竟夕香。”
(4). 宋 代名茶产地。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 五代 之季, 建 属 南唐 ,岁率诸县民采茶 北苑 。”按, 建 , 建州 ,今 福建 建瓯县 。 宋 赵汝砺 《北苑别录》:“厥今,茶自 北苑 上者,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也。”参见“ 北苑茶 ”。
(5).见“ 北苑茶 ”。
老笔
老练娴熟的笔法。 唐 李白 《题上阳台》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题沉石田临倪画》:“先生老笔密思,於 元镇 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清 郑燮 《题高凤翰寒林雅阵图》:“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準绳自然秀异絶俗,於少时已压倒一切矣。”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滃滃
(1).云气腾涌貌。 宋 陆游 《题十八学士图》诗:“ 晋阳 龙飞云滃滃, 关 洛 万里即日平。” 清 张四科 《高阳台》词:“回头只在梅花顶,满庭心滃滃生云。”参见“ 滃滃澹澹 ”。
(2).酒色混浊貌。 宋 朱弁 《秋泉次韵》:“新醅滃滃溢瓶盆,漱石秋泉带雨浑。”
叆叆
(1).云盛貌。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靉靉。”
(2).引申为浓盛貌。 元 袁士元 《游东湖醉中歌》:“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靉靉。”
(3).树木茂盛貌。 元 顾瑛 《碧梧翠竹堂》诗:“高堂梧与竹,靉靉排空青。”
阴晦不明貌。 唐 马总 《意林·晏子》:“ 孔子 闻之曰:‘星之昭昭,不如日月之靉靉。’”
槿篱
木槿篱笆。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槿篱疎復密,荆扉新且故。” 唐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诗:“前年槿篱故,今作药栏成。” 赵殿成 笺注引《通志略》:“木槿,人多植庭院间,亦可作篱,故谓之槿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依微
(1).隐约,不清晰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建羽旌而逶迤,奏清管之依微。”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鷄犬,豁达值阡陌。”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透着些影依微何处灯……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
(2).细微;轻微。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春雨依微春尚早, 长安 贵游爱芳草。” 宋 曾巩 《秋夜露坐偶作》诗:“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迥绝
亦作“逈绝”。 1.犹连绵。不绝貌。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 钱振伦 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
(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 基 ,字 伯温 ,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唐 初四子沿 陈 隋 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
(4).远胜,远远超过。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 大巔 与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发,皆迥絶言议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其出而任监司,治郡县者,皆迥絶流辈。”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絶百流。”
(5).远远隔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云叟》:“ 郑徵君 为诗,皆祛 * ,迥絶嚣尘。”《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台州府》引《宋志》:“而 苍岭 当 衢 、 处 、 婺 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絶。”
(6).犹迥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 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国, 埃及 、 印度 为至古,而 埃及 王族、士族、农族等级迥絶。”
映带
景物相互映衬
湖光山色,映带左右
秋暮
(1).秋日的傍晚。《大戴礼记·保傅》:“ 三代 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2).深秋。 谢觉哉 《不惑集·游秦堤灵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过,仅觉阴凉而已。”
澎湃
(1)
(2) 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波涛澎湃
(3) 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
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国
聒耳
杂乱刺耳
树色
树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暉。”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鐘声带夕阳。”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题》套曲:“千巖万井,见树色江光,须臾龙变云蒸,出岫无心。”
苍凉
荒芜悲凉
过去这一带满目苍凉,现在却盖了无数的工厂
合并
见“ 合并 ”。
亦作“ 合併 ”。1.结合到一起。《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元典章·户部三·分析》:“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併抄上户计自愿析居各另者,听从民便。”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两逆党者,合併为一。”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五:“第四队的队长是 徐梓 ,是派到第八战区的,经过 河南 向 西安 一带活动。后来似乎和抗剧第三队合并了。”
(2).犹聚会。 汉 王粲 《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各以事牵,不可合并。” 清 顾炎武 《赠人》诗:“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
神助
谓神明暗中相助。《诗·大雅·生民》“诞 后稷 之穡,有相之道” 汉 郑玄 笺:“谓若神助之力也。” 孔颖达 疏:“ 后稷 教民稼穡,若有神明相助之道,言种之必好,似有神助。” 唐 皎然 《诗式·取境》:“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 汉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词:“楼观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城邑如棋局,东则 岳神山 如屏,青松翠柏间隐隐有楼观。”
滟滪
亦作“灩澦”。即 滟滪堆 。 唐 张祜 《送曾黯游夔州》诗:“不远 夔州 路,层波 灧澦 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离 白帝 ,暮宿 江陵 。’四月、五月尤险,故曰:‘ 灩澦 大如马, 瞿唐 不可下; 灩澦 大如牛, 瞿唐 不可留; 灩澦 大如襆, 瞿唐 不可触。’” 肖华 《过三峡》诗:“ 滟滪 险礁锁铁关,‘朝着我来’免沉沦。”参见“ 灧澦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