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元旦原文
九华庭燎达晨光,聿启三阳纳百祥。
宝胜宜春银作帖,屠苏延寿玉为觞。
絪缊黼座凝佳气,馥郁猊炉散御香。
兢业与年长不息,共球敢恃普来王。
诗词问答
问:乙丑元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乙丑元旦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乙丑元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四
参考注释
九华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庭燎
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 注:“坟,大也。树於门外曰大烛,於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 明 宋濂 《孔子庙堂议》:“古者朝覲会同与凡郊庙祭饗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则天子百,公五十,餘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 ﹞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晨光
早晨的阳光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阳
(1).《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 《会稽记》:“ 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 宋 王安石 《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参见“ 三阳开泰 ”。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5). 晋 张载 字 孟阳 , 张协 字 景阳 , 张亢 字 季阳 ,合称“三 阳 ”。 唐 张说 《洛州张司马集序》:“ 魏 则十 龙 儒雅, 晋 则三 阳 藻缀。” 宋 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族本三 阳 重,诗从小 谢 清。”
(6). 唐 代宫殿名。《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 久视 元年﹞復於 神都 ,作 三阳宫 。” 唐中宗 《石淙》诗:“ 三阳 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百祥
(1).各种吉利的事物。《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唐 权德舆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2).众神。 唐 李峤 《汾阴行》:“回旌驻蹕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宝胜
古代妇女首饰名。剪綵为胜,饰以金玉,有人胜、方胜、花胜、春胜等。 唐 崔日用 《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诗:“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綵笔颂春椒。” 宋 杨万里 《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诗:“綵幡耐夏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元 萨都剌 《汉宫早春曲》:“金环宝胜晓翠浓,梅花飞入 寿阳宫 。”
宜春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
(2).指 宜 *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 ,歷 封峦 ,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 宜春 ,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汉书·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 ,东游 宜春 。” 颜师古 注:“ 宜春 ,宫也,在 长安 城东南。” 唐 王维 《登楼歌》:“却瞻兮 龙首 ,前眺兮 宜春 。”参见“ 宜 * ”。
(3).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崔道融 《春闺》诗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史·礼志六》:“立春,妇人进春书,刻青繒为帜,像龙御之,或蟾蜍,书帜曰‘宜春’。” 清 陈维崧 《齐天乐·早春寿魏塘柯素培先生》词:“小楼人倚,梅花天气,正院贴‘宜春’,釵摇燕子。”《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过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贴起‘宜春’。” 郁达夫 《立春日》诗:“闲来剪个‘宜春’字,贴上兰花小瓦盆。”
(4).指 宜春院 。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自高头 宜春 梨园 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孙 一人而已。”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 宜春 之子弟。”参见“ 宜春院 ”。
屠苏
(1) 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2) 房屋;草庵
延寿
长寿;延年
絪缊
(1).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易·繫辞下》:“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孔颖达 疏:“絪緼,相附著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緼,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 高亨 注:“絪緼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融,则万物之化均徧。”《汉书·扬雄传上》:“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絪緼,天地合气也。” 明 宋濂 《示公道行碑铭》:“大化絪緼,变合无垠。”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
(2).亦作“ 絪氲 ”。形容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春风》:“既鏗鏘以动佩,又絪緼而流射。” 唐 温庭筠 《觱篥歌》:“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緼。” 明 高启 《槎轩记》:“磅礴絪緼厚薄,随其所得。” 清 陈培脉 《登慈恩寺浮图》诗:“絪氲香界从朝暮,高下桑田几变更。”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祭书神文》:“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烛焰赤。”
黼座
(1).帝座。天子座后设黼扆,故名。 元 袁桷 《次韵正旦会朝诗》:“香拥衮龙开黼座,风廻笙鹤舞钧天。”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五十年,设宴 乾清宫 ……年最高者,如百五岁司业衔 郭钟岳 等,得随一品大臣同趋黼座,亲与赐觴。”
(2).借指天子。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黼座端临,五帝神圣而其臣莫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王文恪公》:“﹝ 林文忠公 诗﹞风雷何日金縢发,葵藿难通黼座陈。”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馥郁
形容香气很浓
芬芳馥郁。——《艮岳记》
猊炉
雕成狮形的香炉。 明 倪元璐 《皇极门颁历作》诗:“凤闕开彤旭,猊炉散紫烟。”
兢业
谨慎戒惧。“兢兢业业”的省语。《陈书·宣帝纪》:“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若据沧溟,踰增兢业。” 明 刘基 《甘露颂》:“深惟上天付畀之重,夙夜兢业,思与群臣庶民咸躋雍熙,以承天眷。”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四:“长以兢业心,了彼清浄理。”
年长
1.年龄大。 2.年龄增长。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来王
指古代诸侯定期朝觐天子。《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孔 传:“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南齐书·萧赤斧传》:“ 世祖 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