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乞糴民宵征,出糶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
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
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
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
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
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
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
东作已无粮,贪赇宁论价。
负逋罄产傥,求售忘早夜。
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
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
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诗词问答
问:《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邻之态壁间之什》的作者是谁?答:李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宵征
夜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毛 传:“宵,夜;征,行。”《楚辞·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唐 李白 《自金陵泝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诗:“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之一:“霜露何凄清,荡子恒宵征。”
食间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即所谓尸)一食九饭的时间。《仪礼·士虞礼》:“祝闔牗户,降,復位于门西,男女拾踊三,如食间。” 郑玄 注:“隐之,如尸一食九饭之顷也。” 贾公彦 疏:“隐之者,谓闔牗户也。九饭之顷,时节也。”参见“ 九饭 ”。
填壑
见“ 填沟壑 ”。
灾星
给人带来恶运或灾难的人或事物
退舍
(1).退却;退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若欲战,则吾退舍。”《韩诗外传》卷六:“ 庄王 受节,左右麾 楚 军退舍七里。”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卷末批云:‘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餘勇,磨礪以须我耳。余不敢退舍,即日又收拾新作格律诗共五十首寄去。”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寇伏其勇,咨且退舍。”
(2).比不上;不敢与争。 宋 叶适 《题陈止斋帖》:“余尝评公不用诗家常律,及其意深义精,自成宫徵,而工诗者反皆退舍,殆过古人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杜陵 用事之妙,絶出千古,即 子安 生 开元 间,亦当退舍。”
(3).指星辰后移位置。《史记·天官书》:“其(指岁星)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
七闽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传:“田第六。”《书·禹贡》:“﹝ 雍州 ﹞厥赋中下。” 孔 传:“赋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 周 汉 之策,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登谷
收割成熟的谷物。《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郑玄 注:“黍稷之属於是始孰。”《宋史·乐志七》:“彍弩射牲,筑场登穀。”
逐末
指经商。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平,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钱。”《晋书·熊远传》:“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宋 梅尧臣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诗:“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屠者以骨革纳官》:“使利薄而民不趍,所以抑逐末之业,而省无故之杀。”
白话
(1) 指唐宋以来非常接近口语的一种书面语
白话小说
白话诗
(2) 谎话;空话
空口说白话
(3) 〈方〉∶闲谈
扯白话
(4) 〈方〉∶粤语
大半
(1) 很可能
他大半不来了
(2) ,大概
公私
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体,没有分别
公私分明
匮乏
(1) 缺乏
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三国演义》
(2) 贫穷
百姓匮乏,疲于征发。——《后汉书·安帝纪》
资藉
凭借,依赖。《南史·到彦之传》:“ 撝 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元 王恽 《胙城县庙学记》:“ 侯 乃出所藏经史数千卷,资藉讲诵。”
资格履历。藉,通“ 籍 ”。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学究、艺士,进而为通人,资藉既成,期于致用,其道德又爽然失矣!”
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耕稼
泛指种庄稼。《孟子·公孙丑上》:“﹝ 舜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 宋 曾巩 《请择将益兵札子》:“古者兵出於农,故三时耕稼,一时閲武。”
租赋
租税。《史记·五宗世家》:“令吏毋得收租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州送租赋诣京师,至 潁川 界为盗所夺。”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不为之计,使姦人猾吏养为盗贼,而后取租赋以啖骄兵。”《明史·太祖纪一》:“今有司除租赋,皆顿首谢。”
吏胥
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
东作
(1).谓春耕。《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孔 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唐 李白 《赠从弟冽》诗:“日出布穀鸣,田家拥锄犂。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西畴一以望,东作此时偕。”
(2).泛指农事。 汉 蔡邕 《考城县颂》:“劝兹穡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农家农家乐復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3).指春季作物。《魏书·世祖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 清 方文 《枞川对雪有怀》诗:“农家东作有丰兆,客子西归无好音。”
贪赇
贪污受贿。《魏书·高祖纪下》:“ 夏州 刺史 章武王 彬 以贪賕削封。”
论价
议定价格。《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内外要职及郡丞尉,皆论价而后施行。货贿交至,旬月之间,累至千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马子才 ﹞坐肆中,使僕代论价,廉其值,数日尽售。”
负逋
拖欠。亦指拖欠的钱财。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於是免属州负逋之緡钱廿有四万,米三万二千斛。” 清 张明弼 《冒姬董小宛传》:“姬时有父多嗜好,又荡费无度,恃姬负一时冠絶名,遂负逋数千金。”
求售
(1).希求出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堂名 二酉 ,万卷牙籤求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贾人持巨砚求售,色正碧而红斑点点如血沁。”
(2).指希图考中,取得功名。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试序》:“今 鹏举 方将求售於春官,余復默默,无乃负 士衡 之所教乎?”亦谓得以考中。 严复 《救亡决论》:“迨夫观风使至,羣然挟兔册,裹饼饵,逐队唱名,俯首就案,不违功令,皆足求售,谬种流传,羌无一是。”
早夜
(1).天亮前。《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及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 齐 相舍人门外。”
(2).日夜。犹终日。 唐 韩愈 《原毁》:“早夜以思,去其不如 舜 者。”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区区承教之心本不浅,乃以妻弟之挠,早夜不得安,以此遂失其始图。” 清 顾炎武 《答叶嵋初书》:“为《音学五书》将成之际,早夜无一閒晷。” 严复 《辟韩》:“乃今早夜以孳孳求所以进吾民之才、德、力者,去其所以困吾民之才、德、力者。”
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生计
(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失所
(1) 失去安身之处
流离失所
(2) 失当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明达
(1) 通达
明达公正
(2) 懂得;通晓
各种技艺,无不明达
出语
犹出言。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喧。”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宋太祖皇帝诗语雄健》:“ 鉉 闻不觉骇然,惊服 太祖 虽无意为文,然出语雄健如此。”《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因见那人出语不俗,横身在里面劝解。” 何其芳 《画梦录·扇子上的烟云》:“一滴之饮遂使我大有醉意,不禁出语惊人了。”
风化
(1) 教育感化;风俗教育
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汉书·礼乐志》
至今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汉书·韩延寿传》
(2) 岩石或建筑物等因日晒雨淋而受到侵蚀
兼并
指侵吞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
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兼并之家。——清· 洪亮吉《治平篇》
抑其兼并。
兼并小国
敛衽
(1)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2) 指妇女行礼
女敛衽作答
愧谢
谓对他人给予的照顾感到惭愧,并示感谢。《宋书·谢晦传》:“ 晦 至 江陵 ,无它处分,唯愧谢 周超 而已。”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老人﹞握其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将復济子几緡方可?’…… 子春 愧谢而已。”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友人疑其妖魅所惑,惊谓之曰:‘君未尝娶,何者为妻家,得无妄想耶?’ 虚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谢而已。”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是友愧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