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行原文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
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
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
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
昼洗须腾泾渭深,朝趋可刷幽并夜。
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诗词问答
问:骢马行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骢马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16_37
参考注释
马癖
爱马之癖。《晋书·杜预传》:“ 王济 解相马,又甚爱之。 预 ( 杜预 )常称 济 有马癖。” 唐 杜甫 《骢马行》:“ 邓公 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 大宛 种。”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三:“昔时存马癖,近代薄诗才。”
花骢
即五花马。 唐 杜甫 《骢马行》:“ 邓公 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 大宛 种。”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花驄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按浙江》诗之一:“平明骑马出,谁不避花驄。”参见“ 五花马 ”。
大宛
古国名。为 西域 三十六国之一,北通 康居 ,南面和西南面与 大月氏 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 苏联 费尔干纳 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夙昔
(1).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 注引《广雅》:“昔,夜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时,往日。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远郊有灵峯,夙昔栖真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八:“离居日久,病身不能动,求如夙昔相聚讲习之乐,寧可得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大都萍水偶逢,烟云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记忆。”
(3).朝夕。《后汉书·张衡传》:“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按,《文选》引作“夙夜”。
传闻
(1) 听到流传
传闻说你将同她结婚
(2) 通过多人才了解
(3) 辗转流传的消息
传闻多失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雄姿
勇武壮盛的意气或姿态
雄姿英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逸态
清秀美丽的姿态。 汉 陈琳 《柳赋》:“伟姿逸态,英艷妙奇。”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姿质穠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迴旋宛转逐行云,轻盈,似盘中掌上,逸态生春。”
崷崒
见“ 崷崪 ”。
顾影
亦作“ 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
矜宠
(1).炫耀所受的宠爱。 唐 杜甫 《骢马行》:“雄姿逸态何崷崪,顾影骄嘶自矜宠。”《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清 吴汝纶 《<孔叙仲文集>序》:“尝寄诗 伯言 ,自诡出桐城门下,用相矜宠。”
(2).犹宠爱。 清 赵翼 《虎丘寺玉兰树歌》:“我来摩挲特矜宠,捫笔题诗少人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与 和希斋 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
隅目
斜眼而视,怒视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隅目高匡,威摄兕虎,莫之敢伉。” 薛综 注:“隅目,角眼视也;高匡,深瞳子也。皆谓猛兽作怒可畏者。” 唐 刘禹锡 《救沉志》:“适有挚兽如鴟夷而前,攫持流枿,首用不陷,隅目傍睨,其姿弭然,甚如六扰之附人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青荧
(1).青光闪映貌。《文选·扬雄<羽猎赋>》:“玉石嶜崟,眩耀青荧。” 李善 注:“青荧,光明貌。” 唐 张九龄 《巫山高》诗:“ 巫山 与天近,烟景常青荧。” 元 宋无 《乌夜啼》诗:“ 吴王 国破歌声絶,鬼火青荧生碧血。” 清 方文 《枞川夜雨》诗:“满架图书妨润湿,半龕灯火尚青荧。”
(2).喻指水珠。 清 唐孙华 《春雨》诗:“零落怜花屿,青荧浸麦坡。”
夹镜
形容双目明亮如镜。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权协月。” 唐 杜甫 《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宋 王安石 《虎图》诗:“壮哉非羆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
连钱
(1).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南史·梁纪下·简文帝》:“项毛左旋,连钱入背。” 唐 韩偓 《即目》诗之二:“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明 文徵明 《三宿岩》诗:“古树腾蛟根束铁,春苔蚀雨翠连钱。”
(2).马名。 唐 纪唐夫 《骢马曲》:“连钱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驄。” 宋 杨万里 《和仲良春晚即事》之四:“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参见“ 连钱驄 ”。
(3).代称连钱障泥。障泥上饰花纹如连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王武 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4).鸟名。脊令之别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大如鷃雀……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故 杜阳 人谓之连钱是也。”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华轩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2).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宋 叶适 《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清 金人瑞 《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 指很多钱,形容富贵
高价
(1) 比正常价格或市场价格为高的价格
住房能用高价得到
(2) 指器物的珍贵,常用以比喻人的身分高
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复随辇而进,非所以章瑰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绝明也。——《后汉书·边让传》
(3) 又
蔡邕荐 让书
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三国魏· 曹植《盘石篇》
赤汗
指赤汗马所流的赤色汗水。《史记·乐书》:“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大宛 马汗血霑濡也。” 唐 杜甫 《玉腕骝》诗:“驂驔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但见耳批双竹,鬃散五花……响篤篤翠蹄削玉,点滴滴赤汗流珠。”参见“ 赤汗马 ”。
微生
(1).细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彼翾飞之弱质,尚矫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躓,独宛颈以触笼。” 唐 李商隐 《过楚宫》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 襄王 忆梦中。” 宋 苏轼 《谢除侍读表》之二:“奉永日之清闲,未知所报;毕微生於尽瘁,终致此心。” 宋 杨万里 《宿龙回》诗:“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清 唐孙华 《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微生共含灵,飞沉各自得。”
(2).复姓。 春秋 时 鲁 有 微生高 (《汉书·古今人表》作 尾生高 )、 微生亩 。见《论语·公冶长》、《论语·宪问》。
雪毛
(1).白色羽毛。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鷴,雪毛皓白红觜殷。” 唐 章孝标 《鹰》诗:“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唐 李远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诗:“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2).指白色花瓣。 唐 刘言史 《乐府杂词》之一:“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3).指白发。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词:“传盃犹似少年豪,醉红侵雪毛。”
银鞍
(1).银饰的马鞍。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花月痕》第五一回:“这几家银鞍骏马,绣繖锦衣,奕奕往来。”
(2).代指骏马。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醉帽插花归,银鞍万人看。”
香罗帕
丝织品做的巾帕。 唐 杜甫 《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看时,乃是侍儿来寻香罗帕的。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微笑而言:‘小娘子!罗帕已入人手,何处寻觅?’”
卿家
你家。《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我家 临川 ,何如卿家 宛陵 。”《南史·沉约传》:“吾昔以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日之授,意在不薄。”
小说和戏剧中君、后对臣下的亲切称呼。《三侠五义》第十七回:“娘娘一壁拭泪,一壁点头,説道:‘卿家平身,歇息去罢。’ 包公 谢恩,鞠躬退出。”京剧《窃兵符》第二一场:“ 赵孝成王 :‘卿家有何本奏?’”
公取
谓公然劫夺他人财物。《唐律·贼盗四·公取窃取皆为盗》:“诸盗公取窃取,皆为盗。” 长孙无忌 疏议:“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
真龙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泾渭
(1).指 泾水 和 渭水 。《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南带 涇 渭 。”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涇 渭 扬浊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择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唐 杜甫 《骢马行》:“昼洗须腾 涇 渭 深,夕趋可刷 幽 并 夜。”
(2).古人谓 泾 浊 渭 清(实为 泾 清 渭 浊),因常用“涇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晋书·外戚传·王濛》:“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 涇 渭 混流,亏清穆之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 涇 渭 一乱,莫之能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 涇 渭 ,皮里自具《春秋》。”《新华月报》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 泾 渭 。”
幽并
幽州 和 并州 的并称。约当今 河北 、 山西 北部和 内蒙古 、 辽宁 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 幽 并 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举子 尉迟匡 , 幽 并 耿概之士也。”《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歌謡慷慨,挟 幽 并 之气。”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排阁一少年,其气为 幽 并 。”参见“ 幽并儿 ”。
良骥
骏马,良马。《尉缭子·制谈》:“天下诸国助我战,犹良驥騄耳之驶,彼駑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 唐 杜甫 《骢马行》:“吾闻良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清 姜埰 《和陶荣木》:“譬如駑马,愧彼良驥。”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八骏
(1).相传为 周穆王 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 赤驥 、 盗驪 、 白义 、 踰轮 、 山子 、 渠黄 、 华騮 、 緑耳 。” 郭璞 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 絶地 ,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 ,行越飞禽;三名 奔霄 ,夜行万里;四名 越影 ,逐日而行;五名 踰辉 ,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 ,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 ,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 ,身有肉翅。” 明 胡应麟 则认为 王嘉 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唐 杜甫 《骢马行》:“岂有四蹄疾於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明 徐渭 《赠陈君》诗:“ 王良 御八骏,技絶物有神。”
(2). 明成祖 的八匹名马。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明名马》:“ 龙驹 、 赤兔 、 乌兔 、 飞兔 、 飞黄 、 银褐 、 枣騮 、 黄马 , 成祖 八骏名。”
(3).指皇帝的车驾。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先鸣
(1).首先鸣叫。《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平阴 之役,先二子鸣” 晋 杜预 注:“十八年, 晋 伐 齐 ,及 平阴 。 州绰 获 殖绰 、 郭最 。故自比於鸡,斗胜而先鸣。”
(2).指首先登城而大呼。《文选·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李周翰 注:“先鸣,先登而大呼也。”
(3).谓首先显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子桓 虑详而力缓,故不竞於先鸣。” 唐 李端 《赠赵神童》诗:“圣朝殊 汉 令,才子少登科;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时俗
习俗;时下的习俗,流俗
动荡的年月里,时俗也多变
造次
(1) 慌忙;仓促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后汉书·吴汉传》
(2) 粗鲁,轻率
宝玉自知说得造次了,后悔不来。——《红楼梦》
造次行事
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云雾
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晦冥
昏暗;阴沉。《史记·高祖本纪》:“是时雷电晦冥, 太公 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唐 李白 《梁甫吟》:“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鬼神》:“暴风急雨忽至,雷电随之,渐觉晦冥。”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 乾元 二年三月,两军战于 安阳河 北,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冥,咫尺不辨。”
降精
生下良马。 唐 杜甫 《骢马行》:“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仇兆鳌 注:“ 杜修可 曰:《瑞应图》:龙马者河水之精。《春秋考异邮》:地生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
近闻
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下诏
帝王颁发诏令
都邑
(1).城市。《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畴 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 畴 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
(2).指京城,京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 吴宽 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骐驎
亦作“ 騏麟 ”。1.传说中的兽名。即麒麟。《战国策·赵策四》:“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騏驎不至。”一本作“ 麒麟 ”。《隋书·李德林传》:“明王圣主,得騏驎凤凰为瑞,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
(2).良马。《战国策·齐策四》:“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衣而食菽粟者,岂有騏麟騄耳哉?”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騏驎之輓盐车,垂头於 太行 。” 唐 杜甫 《骢马行》:“近闻下詔喧都邑,肯使騏驎地上行。”
上行
(1).上升。《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汉 王褒 《九怀·通路》:“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陛 * 天之下济,羣臣以卑而上行,欢欣交通,而后天下可为也。”
(2).谓君上的行事。《史记·乐书》“移风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张守节 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新唐书·陆贽传》:“上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贾昌朝传》:“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如:船舶之从 上海 驶往 武汉 者称为上行船。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汉书·霍光传》:“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禄言曲突者。”
(1).上市进货。《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道:‘……那里去偷隻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你只管躲懒,没箇长进,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儿’来卖。”
(2).谓从业。行,指行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妈 要哄她上行,连声招许多不是, 美娘 只不开口。”按,此指 * 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