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原文 诗词名句

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原文

青莲岛本水中央,石刻三言圣藻煌。

接垒假山因缀景,相资高阁作清防。

玲珑颇具丘壑势,咫尺宁劳筇屐忙。

掩映四邻真者在,不知孰幻孰为常。

诗词问答

问: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烟雨楼四咏·其三·假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三

2. 是处本名青莲岛烟雨楼即筑于此

参考注释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石刻

(1) 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三言

(1).三句话。《左传·昭公十四年》:“ 平丘 之会,数其贿也,以宽 卫国 , 晋 不为暴。归 鲁 季孙 ,称其诈也,以宽 鲁国 , 晋 不为虐。 邢侯 之狱,言其贪也,以宽 鲁国 , 晋 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乎?”《吕氏春秋·慎小》:“ 齐桓公 即位三年,三言而天下称贤,羣臣皆説。去肉食之兽;去食粟之鸟;去丝罝之网。” 高诱 注:“是三言也。”《宋史·苏轼传》:“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2).三个字。《战国策·齐策一》:“ 齐 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郭靖君 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3).指三言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三言兴於 虞 时,元首之诗是也。”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六言起於 汉 司农 谷永 ,三言起於 晋 夏侯湛 。”

(4).指 明 冯梦龙 纂辑的三种短篇小说集。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已而有‘三言’。‘三言’云者,一曰《喻世明言》,二曰《警世通言》……三即《醒世恒言》。”

圣藻

帝王的文辞。 唐 顾况 《乐府》:“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

假山

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以供欣赏的小山

相资

(1).相互凭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宋 张载 《正蒙·太和》:“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上下相资,恩意交浹。”

(2).相互资助。《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然勉为吾合二国之懽,通商贾、易有无以相资,亦所以报我也!”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清防

犹清禁。指皇宫。《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 李善 注:“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企佇谁与言。’” 刘良 注:“清防,谓屏风也。”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讹》:“五臣注:‘清防,谓屏风也。’非。按清防,指皇宫,犹言清禁,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谓限於宫禁也。” 明 杨慎 《古怨》诗:“游树正丰茸,清防深几重。”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祜,朝代:唐代
    寒叶坠清霜,空帘著烬香。生前既无事,何事更悲伤。
  • 作者:鲍溶,朝代:唐代

    南塘旅舍秋浅清,夜深绿蘋风不生。
    莲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动鸳鸯声。
    塘东白日驻红雾,早鱼翻光落碧浔。
    画舟兰棹欲破浪,恐畏惊动莲花心。

  • 作者:卢纶,朝代:唐代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我昔寻幽径山上,曾傍苕溪弄菱桨。南临天目指掌间,隔岭如闻笑言响。年来清血断征衣,碧发丹颜日夕非。便欲相期煮白石,与君晚入烟霞飞。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碧海鲸鱼掣约纶,后生立意要求新。求新未必胜如旧,苏李元来是古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蜿蜒长桥跨涿河,重修工竣此经过。

    多疏涵洞防秋涨,已看洪川吸众波。

    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

    舆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勇轲。

  • 作者:姚文奂,朝代:元代

    月□影散阎浮树,风送将开智慧花。

    □约清秋□□□,□□□□列毗阇。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 作者:仇远,朝代:宋代
    西湖一曲百泉通,漠漠青山绕梵宫。故国园林秋色净,明朝风雨桂花空。银笙玉笛清歌外,画舫珠帘落照中。人物风光两相称,儿童遮莫笑山翁。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旧疾乘衰作,长贫与嬾宜。羁愁惟付酒,史课未妨诗。雨入残更滴,霜逢闰岁迟。新春真耄及,不用卜归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