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灏秀才南归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灏秀才南归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送李灏秀才南归原文

乘驴雪中来,别我千里归。
江南梅花发,身与越乌飞。
几年客大梁,著尽箧中衣。
空余一束书,去恨识者稀。

诗词问答

问:送李灏秀才南归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送李灏秀才南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大梁

(1)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2)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他在单位挑大梁

(3) 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魏有隐士曰 侯赢…为 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中衣

旧指贴身穿的衣裤

空余

(1) 空着的;未被占用的

空余房屋

空余病床

(2) 空闲;闲工夫

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一束

(1).数量词。犹言一梱,一扎。《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大主考便打开那一束备中的卷子。” 柔石 《摧残》:“没有办法了,米一粒也没有了,柴一束也没有了。”

(2).数量词。古以帛五匹为“一束”。《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郑玄 注:“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五两五寻,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汉书·梅福传》:“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参见“ 束帛 ”。

(3).数量词。箭十二支。《淮南子·氾论训》:“ 齐 桓公 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高诱 注:“箭十二为束也。”

(4).指笙管之类的乐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总吹气管制成,故称。 唐 薛能 《赠欢娘》诗:“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唐 王轂 《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识者

有见识的人。《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识者,谓有识之人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程垓,朝代:宋代
    满路梅英飞雪粉。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撷翠揉红何处问。暖入眉峰,已作伤春困。归路月痕弯一寸。芳心只为东风损。
  • 作者:高适,朝代:唐代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 作者:刘中,朝代:宋代
    标签:龙门

    凿破苍崖已失真,又添行客眼中尘。

    请君看取他山石,不费工夫总法身。

  • 作者:韩淲,朝代:宋代
    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寻思那里要他知。试比古人犹未。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如何则甚破他疑。只学今人足矣。
  • 作者:祁顺,朝代:明代
    标签:寒食节

    三月风光属禁烟,踏青时节艳阳天。

    倦行驿路魂堪断,远望乡园梦亦牵。

    洛水有觞曾泛羽,楚山无树不啼鹃。

    诗来忽动伤春思,一度微吟一黯然。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江西菜甲带霜栽,逗到炎天总不佳。浪说水菘水芦菔,硬根瘦叶似生柴。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只强颜。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雨露收江上,星辰下益州。有贤容在外,为国岂无谋。德旨频将远,君心顿减忧。不然那有此,定自启金瓯。
  • 作者:侯氏,朝代:唐代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