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原文
荒城何独泪潸然,闻说今宵是改年。
亲故睽携长已矣,幽缧寂寞镇愁煎。
更深肠绝谁人念,夜永心伤空自怜。
为恨漂零无计力,空知日夕仰穹天。
诗词问答
问:除夜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除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除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荒城
(1).荒凉的古城。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宋 苏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清 魏荔彤 《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
(2).指荒坟。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何独
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潸然
流泪的样子
不觉潸然泪下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改年
改换年号。《汉书·王莽传下》:“三月辛巳朔, 平林 、 新市 、 下江 兵将 王常 、 朱鮪 等共立 圣公 为帝,改年为 更始 元年,拜置百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二月丁酉,幸 摩陂 观龙,於是改年。”《魏书·高宗纪》:“ 正平 二年十月戊申,即皇帝位於 永安前殿 ,大赦,改年。”参见“ 改元 ”。
亲故
亲戚和老友
睽携
乖离;分离。《文选·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即事怨睽携,感物方悽戚。” 李善 注:“《周易》曰:‘睽,乖也。’ 贾逵 《国语》注曰:‘携,离也。’” 唐 元稹 《醉行》诗:“秋风方索漠,霜貌足睽携。”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愁煎
愁苦煎迫。 后蜀 欧阳炯 《渔父》词:“无繫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虽云暂欢适,终久还愁煎。”
更深
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肠绝
犹肠断。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 宜春苑 外最长条,闲裊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 永新 乃撩鬢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絶。”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心伤
心情悲伤
空自
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漂零
(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计力
(1).谓衡量敌我力量。《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
(2).智谋和力量。《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越客》:“夜色已昏,计力俱尽,举家号哭,莫知所为。”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穹天
天。 晋 陆云 《九愍》:“范方地而式矩,仪穹天而承规。” 潘漠华 《草野》二:“他匆匆跑过青碧的穹天,哭红了脸,掩在西方森林底背后,洒出万点黄金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