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不肯昭陵住
历史典故
兰亭不肯昭陵住历史词典解释
唐.刘餗《隋唐嘉话》:“王右军《兰亭序》,……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宋代欧阳修《集古录》称: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盗其所藏,但皆剔取其装轴金玉而后弃其书画,故诸墨迹流落民间。以此推断,则《兰亭序》亦在其中。《兰亭序》随葬昭陵事,又见唐.李绰《尚书故实》。
王羲之《兰亭集序》帖真迹拓本,原随葬于昭陵,原昭陵被盗发,遂流落在外,不知去向。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等书中,有关于《兰亭》下落的记述。后因以“《兰亭》不肯昭陵住”为咏《兰亭》手卷的典故。
元.冯子振〔正宫.鹦鹉曲〕《兰亭手卷》:“兰亭不肯昭陵住,老逸少是献之父。”
词语分解:
- 兰亭的解释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历史典故推荐:吹笛
借指伤逝怀旧。北周庾信寄徐陵诗:“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参见:○山阳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兰亭不肯昭陵住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拥彗迎门
偏正手持扫帚扫地,在门前迎候。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后上朝太公,太公,却行欲拜。褒义。成孚
清满洲正红旗人,字子和。荫生出身。光绪四年以广东盐运使迁按察使,旋改河南布政使。恩安县
唐贞观元年置,属西仁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属奉州。后废。清雍正八年置,囊涩
源见阮囊羞涩。谓身无钱财。聊斋志异鸦头赵戏之曰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王曰雅意极所感三林镇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南角,西濒黄浦江。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凌兆路。因岗上村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二十五里岗上镇。清康熙藁城县志卷西有岗上村。三星湖
又作三仙湖。清光绪间形成集市。即今湖南省南县西南四十八里三仙湖镇。毛羽健
明 * 今属湖北人,字芝田。天启进士。初知万县,调巴县,崇祯元年征授御史。好言事,不夷不惠
比喻言行折中而不偏激。清魏源廖含虚先生墓志铭不夷不惠行中伦,神完气夷无色声。孟子邵曾可
生卒字子唯。浙江余姚人。史孝咸之弟子。少时爱好书画,后就学姚江书院。初学以主敬为秦后闻乐
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倚相
春秋时楚国人。楚灵王左史,灵王谓其为良史,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右尹子革以随侍太监
官名。清代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额设二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知道。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小利。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流口镇
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镇人民政府驻流口,人口。因当大源小源二绵谷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年改兴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属义城郡。明洪武七年年废。草火讹可
见完颜讹可。三衅三浴
再三熏香沐浴,形容对人的礼遇和尊重。国语齐语鲁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于是庄公使束猛缅
即孟缅。今云南临沧县。明史云南土司一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诸葛巾
蜀汉诸葛亮所戴的头巾,明代王圻王思义辑三才图会衣服一诸葛巾,一名纶官巾,诸侯武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