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敌忾同仇_敌忾同仇解释_敌忾同仇来历出处_敌忾同仇历史典故

敌忾同仇

历史典故

敌忾同仇怎么写好看:

敌忾同仇历史词典解释

    又作“同仇敌忾”。敌:对抗。忾:愤怒。 同仇;共同对仇敌。指共同愤起对抗外敌。李宗羲(?-1884年),字雨亭,开县(今四川开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两江总督。当时清廷命令修建圆明园,李宗羲上奏条说:“外国有日本人来侵略欺侮,国内有各地民众起义的忧虑,这对于天道时机、人情事理,都有可以深加考虑的地方。呈清朝廷节省营造修建,减少衣服、车马过奢等费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宗羲又上奏条陈说:“天空星象变幻多次出现,外国人侵略祸患正如火烧旺盛。上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御史(专职监察官)沈淮曾经上奏呈请停止修建圆明园工程,我也冒昧贡献愚蠢的诚意。现在还有不能不说的话,当今大局艰难困,收入短少,这是事件之一。现今外国人侵入肢体,圆明园距离北京城内有几十里,既没有坚强城防,又没有大队护的兵士。连年以来,每次遇到百姓、教会争斗,外国人出动以倚仗兵船武力来要挟。天津早晨有军事行动的警报,那就是海淀地区晚上受到惊扰。皇帝侍奉皇太后在圆明园,这是我们臣子所感到万分不安的了。如果得到皇帝君权立即决断,迅速停止圆明园修建工程,使全国的百姓,知道皇帝有躺卧薪草品尝苦胆的思想,必定一致振愤共同对抗外敌的气慨。”

【出典】:

    《清史稿》卷426《李宗羲传》12244、12245页:“时诏修圆明园,宗羲疏言:‘外侮内患,天时人事,皆有可虑。请省营缮,减服、御。’十三年,又疏言:‘星变屡见,外患方炽。上年御史沈淮奏请停止园工,臣亦冒贡愚忱。兹复有不能已于言者,时局艰难,度支短绌,特一端耳。今外人入处肘腋,圆明园距京城数十里,既无坚城管钥之固,复少大枝护卫之兵。频年以来,每遇民、教争斗,外人动挟兵船要求。天津朝警,则海淀夕惊。皇上奉皇太后于此,此臣所万分不安者也。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例句】:

    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则宜法德意志,使欲造成君国一体同仇敌忾之国民也。”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17节:“我辈苟坚持此主义,虽复中道以死,而此同仇敌忾之念,犹将传诸我子。”


见“同仇敌忾”。方令孺《母亲的话》:“他们就行动起来了,自动的参加革命组织,一个个就从我身边走出去。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一样的和他们敌忾同仇。”

词语分解:

  • 敌忾的解释 对敌人的愤恨同仇敌忾
  • 同仇的解释 1.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 ,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6*6*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2.指共同赴敌者。 朱6*德 出太行诗:“两

历史典故推荐:非同小可

小可:平常,寻常。指事物或人的学问和本领不同寻常。也形容事情的重要,不容轻视。元.孟汉卿魔合罗三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水浒传二九回:“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敌忾同仇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敌忾同仇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