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历史地名
北京怎么写好看:
北京历史词典解释
①十六国夏昌武元年(418),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统万城为北京。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
②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以旧都平城为北京。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③唐天宝元年(742)改北都为北京。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五代唐改为西京,寻复为北京;后晋亦以此为北京,皆为陪都。后汉建都于此,亦称北京。
④北宋庆历二年(1042),仁宗为抗拒辽对瓦桥、益津、淤口关及瀛、莫二州(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表示准备亲征,把真宗亲征时曾驻跸的大名府建为北京。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旧府城)。
⑤金天眷元年(1138)改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天德二年(1150)撤销北京名号。
⑥金贞元元年(1153),因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之北,改称北京。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
⑦明洪武元年(1368)欲定都北宋故都,建开封府为北京(即今河南开封市)。十一年(1378),因漕运难以恢复而撤废。
⑧明永乐元年(1403),改燕王时封地北平府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十九年(1421)迁都顺天府,改为京师。洪熙元年(1425)拟还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1441)定北京为首都,复称京师。此后京师之称沿袭至辛亥革命。民国初曾一度改为北平,但自明成祖迁都后,皆俗称北京。
(1)京都名。(1)十六国夏昌武元年(418年)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统万城为北京。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2)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以旧都平城为北京。见《魏书·肃宗记》。(3)唐和五代唐、晋、汉都以它们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一带,跨汾河东西。(4)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仁宗为抗拒辽对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表示准备“亲征”,把真宗亲征时曾经驻跸的大名府建为北京,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八里。(5)金天眷元年(1138年)改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波罗城。天德二年(1150年),撤销北京名号。(6)金贞元元年(1153年),因中京大定府在西迁都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之北,改称北京,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大明城。(7)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里均适”(《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欲定都北宋故都,建开封府为北京(今河南开封市)。十一年,因漕运难以恢复而撤废。(8)明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将作燕王时的王都北平府建为北京,改府名为顺天府,即今北京市旧城区;十九年,自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1425年),拟还都应天府,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1441年)定北京为国都,复称京师。此后京师之称历清至辛亥革命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相沿都称北京。(2)都邑别称。(1)西晋时,江南人称洛阳为北京,见《晋书·张翰传》。(2)南朝宋时,称丹徒(实指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北京。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宋文帝幸丹徒,诏称“朕违北京,二十余载”。见《宋书·文帝纪》。(3)省区名。明永乐元年建北京,撤销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领府州县直隶北京,即称这一辖区为北京。十九年定都北京,改称京师,这一辖区亦改称京师。(4)见“北京市”。
词语分解:
- 北京的解释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3.指
- 北的字典解释 北 běi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
- 京的字典解释 京 jīng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
历史地名推荐:荆紫关
一名荆子关。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八十八里荆紫关镇。清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七月,上谕: “张、牛等股有向淅川、内乡之意,而荆紫关、潼关为入陕通衢。” 又称荆子关、荆子口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北京历史
精彩推荐:
楮叶莫辨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象,指用象牙楮,音,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龙安郡
西魏改北阴平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徐埭镇
在浙江省平湖市中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徐埭,人口。传元至正元年年什一之税
传说为夏商周三代所行税率。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湖州路
元至元十三年改安吉州置,至元二十一年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乌程归安二县今浙江湖州市辞顺理正
三国志吴志进葛瑾传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语在权传。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国老
卿大夫之致仕者。致仕卿大夫有较高政治地位和颇多政治经验,虽不任职,国有大事,仍备李国贞
唐宗室。本名若幽。李神通裔孙。性刚正,有吏才。由长安令迁河南尹,又为京兆尹。寻迁一食三起
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姜肱枕被
同姜肱被。清颜孝嘉耍孩儿套曲姜肱枕被寒犹暖,田氏荆枝秀满条,情深手足真为宝。史籀大篆
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矣。史籀篇者,周时史邴车
源见醉吐相茵。邴,指汉丞相丙吉。美称官吏所乘之车。宋王禹偁野兴亭记公乃降邴车,开角里先生
西汉河内轵人,本名周术,字元道。京师号霸上先生,一曰里先生里一作禄里。太伯后裔。根河市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端大兴安岭北段西坡,邻接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市代管。面积万平方千御椅
官名。明代锦衣卫属官。洪武十五年置,正六品,职掌不详。尕陈家
尕集镇名。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城西北部东干渠西侧。河滩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汉回公子通
即蜀侯通。南隆州
唐武德六年改隆州置,治所在隆平县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贞观元年废。行云梦
借指男女欢合。宋陈允平水龙吟词妒月魂凄,行云梦冷,温柔乡闭。参见巫山云雨李熹
生卒宋眉州丹棱人,字明甫。李焘弟。以荫补官。监雅州庐山县酒务,历利州潼川府两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