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指
历史典故
掬指怎么写好看:
掬指历史词典解释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因郑、晋有盟,郑便向晋告急求援。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于是他率中军之一部,渡过黄河。荀林父迫不得已,采纳韩厥的建议,为援救先縠,只得督师渡河,驻军在敖、鄗两山之间。由于楚军在邲突袭晋军,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士会率领的上军因事先有准备,在敖、鄗之间七处设下伏兵,故不败。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后,仓惶渡河,中军大夫赵婴齐早有逃跑准备,预先使他的部下在黄河边准备了舟船,故他所率一部先行渡河而云。楚兵追来,中军大部和下军官兵争相渡河逃命,乱作一团。“桓子(即荀林父)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掬,两手合捧。指可掬,是形容军士扒住船舷争渡被砍掉的断指之多。后因以“掬指”、“骸爨”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败的局势。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式好之情
诗经•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掬指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全子栖
晋人。为文自课,一文必三草。十年后,悔其少作,尽焚之。平生凡三焚其作。南都六宗
即日本奈良时代兴盛的佛教六个宗派。公元七世纪初至八世纪中叶由中国传入。因奈良其地江苏光复
江苏是立宪派势力较大的省份,清江苏巡抚程德全是个善观风色的投机官僚,与以张謇为首同谷郡
唐天宝元年改成州置,治所在上禄县今甘肃礼县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成县西和三县地贺兰山之战
西夏初期与辽的两次重要战役。夏景宗元昊因招诱辽境内党项人,与辽发生矛盾。天授礼法何福进
生卒五代时太原人,字善长。少从军,以骁勇闻。为后唐庄宗宿卫军校。末帝清泰中从范延朝不保暮
朝早晨。暮傍晚。早晨难保晚上平安无事。形容情况危急,处境艰险。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凤台山
在今江苏南京市南,聚宝门内西南隅。寰宇记卷升州江宁县凤台山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新会城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奇村与辛村之间。北魏时,为肆卢县治。魏书地形志肆州秀容郡肆卢县副部署
官名。北宋初年置,佐部署掌一州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以武臣诸司使以上南京刑科
官署名。明朝南京六科之一。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始置。洪熙元年复以南京为京师,去南吴长庆
清安徽庐江人,字筱轩。世袭云骑尉。继其父领乡团与太平军作战,擢守备。所部称庆字营阿礼海牙
畏兀部人。脱列之子。初为宿卫。至治初,为平章政事,先后镇守江浙湖广河南陕西四省。沈后
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名妙容。文帝皇后。废帝时,尊为皇太后。时安成王陈顼衔枚疾走
枚形状像筷子,两端有小绳,古代行军袭敌时衔在口中,绳系颈上,使不便说话。疾走快跑牛耳
源见执牛耳。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战向南恸哭诗身为大臣徐纥
字武伯,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少好学,文词受人赞誉。家世寒微,孝文帝时,察孝廉,杨八景
即阳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清西藏图考卷由拉撒今拉萨向北行出杨八景口至新桥点石斋画报
杂志名。清末著名的时事画报,中国最早的画报之一。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创刊于上海。旬周立春
生卒清江苏青浦人。天地会成员。为地保。咸丰二年发动抗粮斗争,组织农民武装。继而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