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炉燎须
历史典故
粥炉燎须怎么写好看:
粥炉燎须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兄弟、姊妹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所不至。亦称“英公燎须”、“煮粥焚须”。出自唐李勣之事迹。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mào茂)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后降唐,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为单名勋。在唐初统一战争及对突厥的战斗中,他功勋卓著,先后任右武侯大将军、并州都督、朔方道行军总管、宰相等职,并被封为英国公。史载,他生性友爱,尽心照顾生病的姐姐,曾亲自为姐姐熬粥,不小心被炉火烧了胡须。姐姐心中不安,不让他这样做,李勣却说:“姐姐多病,我也年老了,给姐姐熬粥也没有几次了。”这件事后来就成了“粥炉燎须”的典故。
【出典】:
《新唐书》卷93《李勣传》3821页:“(李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例句】: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明·徐渭《读张君叔学作姊氏状》:“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明·徐渭《电》:“好作王戎眼,休烧李勣须。”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粥炉燎须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胡公武
生卒宋吉州庐陵人,字英彦,一作彦英,号学林居士。胡铨从子。覃思经训,博究百家之言草料场
官署名。简称草场。北宋置,掌草料储积出纳等事务。设监官监门官等。初隶提点仓场所或刘秉忠
生卒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无牵无挂
谓没有任何拖累。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蒙古翰林院承旨
官名。元朝置,为蒙古翰林院长官。建院时置一员,后屡增至七员。秩从一品。下置学士二伞圆山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寰宇记卷峰州嘉宁县有伞圆山。元黎崱安南志略卷伞圆山山形如伞贺确
明应天府人,字存诚,号友菊。少事举业,试不利,弃之。致力学问,自六经子史,以至于堂邑县
本春秋楚棠邑,秦置堂邑县。治今江苏六合县北。西汉高帝时为侯国,后复为县。属临淮郡严祁
唐人。尚宣宗女西华公主。大中十二年,自左补阙充翰林学士。累迁库部郎中,又任刑部侍舞勺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言十三之时,学此片瓦不留
同片瓦无存。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 * 回臣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画地难入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汉代十家墩
集镇名。在江苏省睢宁县东部。属高作镇。人口。因过去此处有个高土墩,附近住着十户人惟云甲子
南史隐逸陶潜传陶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自以曾祖陶侃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武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无田勿佃,小要耕种。田,通佃,耕作。甫田大田。古时指领主所有的土地。维助词。莠害疏雨滴梧桐
见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轨书
同轨文。南朝梁江淹齐太祖诔金汤无险,轨书攸同。白耸
唐马平人。为义胜都将。僖宗光启中,敌入郡境,尽驱其民,掠其财帛。耸率所部与战,夺柤塘
即查渎。一名柤塘。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东径柤塘,谓之柤渎。即此九五龙飞
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