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士可杀不可辱_士可杀不可辱解释_士可杀不可辱来历出处_士可杀不可辱历史典故

士可杀不可辱

历史典故

士可杀不可辱历史词典解释

《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意谓对读书人可以亲近他却不可以胁迫他,可以杀他的头却不可以凌辱他。后常以“士可杀不可辱”形容士大夫宁死不屈的气节。《明史.王鏊传》:“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主谓 士大夫宁愿死也不愿被人污辱。形容宁死不屈的气节。语本《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明史·王鏊传》:“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褒义。多用于称赞有节操的人。→高风亮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历史典故推荐:结缨

左传.哀公十五年载:卫太子蒯聩奔晋,后潜回国夺君位,先劫持卫大夫孔悝于台上。子路仲由为孔悝邑宰,闻变,乃入,“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孔悝。’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士可杀不可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士可杀不可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