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襄野迷途_襄野迷途解释_襄野迷途来历出处_襄野迷途历史典故

襄野迷途

历史典故

襄野迷途怎么写好看:

襄野迷途怎么写好看

襄野迷途历史词典解释

《庄子.徐无鬼》:“帝(传说中的古代部落,姓公名轩辕)将见大隗(wěi,道家理想的圣哲)乎(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若、謵(音xí)朋前马,昆阍、滑嵇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过分为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要到具茨山去会见大隗,走到襄城野外迷了路。正在愁着无处打问时,恰巧遇到一个牧马的小孩。他们问小孩知道不知道具茨山?大隗在什么地方?又问他治理天下的道理。小孩说,治理天下和牧马一样,就是要排除妨害马群成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庄子通过牧童的口所宣扬的是“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认为治理天下,也和牧马人牧马一样,不可驱马整日奔驰,以免过分疲惫。只须放任马群自由自在地在野上饮食,奔逐,憩息。更不应鞭策它们去干什么。主张“休养生息”虽不无可取之处,但“无为而治”的消极思想却是应该摒弃的。

作为一个典故,用“襄野迷途”或“失道”常比喻迷失方向、道路,陷入困境,可以具体指,也可以抽象指。唐.杜甫《释闷》诗:“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唐.元稹《望云骓马》诗:“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由窄。”

词语分解:

  • 襄野的解释 传说 黄帝 由 方明 、 张若 、 謵朋 、 昆阍 、 滑稽 等扈从,欲赴 具茨山 ,见 大隗 神。行至 襄城 原野,七圣迷失,无从问路。“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牧马童子对答如流。 黄帝 赞许道:“异哉小童!非徒知 具茨 之山,又知 大隗 之所存。请问为天下。”事见庄子·徐无鬼。后遂以“襄野”喻指受到帝王称赞的少年、童子。艺文类聚卷五一引 南朝 梁简文帝 为长子大器让宣城王表:“ 襄 野之辩,
  • 迷途的解释 错误的道路;邪路。借指不知如何行事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晦,指点迷途。——三国演义迷涂知返涂通“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历史典故推荐:仰拾俯取

同“仰取俯拾”。清 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见“仰取俯拾”。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仍贪饕。”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襄野迷途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襄野迷途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