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似是而非_似是而非解释_似是而非来历出处_似是而非历史典故

似是而非

历史典故

似是而非怎么写好看:

似是而非历史词典解释

    作“似之而非”,指两个事物相似而实不相同,后则泛指看来似乎对,实际上并不对。有一次,庄子到山林中去,见到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而砍树的人却不砍倒它。庄子问其原因,伐木者答道,这棵树枝叶虽茂,但却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庄子叹道,这棵树正是因为不成材而使其得到应有的寿命。从山中出来后,住在一个朋友家中,老朋友十分高兴,让奴仆杀鹅来招待庄子。奴仆问主人,家中有两只鹅,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杀那只?主人回答道,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他,昨天那棵山中之树,以不成材而免于砍伐,现在这家杀鹅,那只鹅因不会叫而被杀死,要是让先生自我选择,是成材好,还是不成材好?庄子笑道,我既不是材,也不是不材。成材和不成材,相似而不同,因此难免碰到不好的下场。如果得其大道,脱出材与不材窠臼,主宰万物,而不为万物所主宰,哪里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出典】: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于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例句】:

    汉·王充《论衡·死伪篇》:“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 西晋·葛洪《抱朴子·崇敬》:“嫌疑相类,似是而非。”


其他 好像是真的,其实是假的;好像是对的,又好像是不对的。语本《庄子·山木》:“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后汉书·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多用于描写人或事的表里关系方面。→类是而非 模棱两可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前歌后舞

尚书大传卷三:“前师乃鼓䵾譟,师乃慆,前歌后舞。”意为武王伐纣,士气旺盛。后以“前歌后舞”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宋真宗平晋乐章:“前歌后舞,人心悦随。”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似是而非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似是而非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