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历史典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历史词典解释
原意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后则以此强调内部团结对于事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比如这里有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既来围攻,一定是择时日得天时的了,可是却无法取胜,可见天时不如地利。又比如这里有另一座城邑,它的城墙筑的并不是不高,护城壕挖得并非不深,士卒的兵器和盔甲也并非不锐利、坚固,粮草也并非不多,但当敌人一来进攻,守兵们便弃城而逃,这正说明地利又不及人和。所以,限制人民不必靠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险要,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强大。得到正义,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正义,帮助他的人便少。少助到了极点,连自己的亲戚也会背叛他。多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愿意顺从他。让天下都顺从他的人去攻打连他的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那些高举正义旗帜的人要么不去攻打,而一旦去攻打便立即会获得胜利。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例句】:
词语分解:
- 天时的解释 1 ∶自然运行的时序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今天时顺正。——清· 方苞狱中杂记2 ∶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必有得天时。是天时不如地利。3 天命非为天时。——三国志·诸葛亮传4 ∶时候当时大家钱尽,天时
- 人和的解释 指人心归一,上下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历史典故推荐:为山止篑
源见“功亏一篑”。谓功败垂成。北齐书.神武帝下:“为山止篑,相为惜之。” 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相为惜之。”△贬义。多用于描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鸿池丞
官名。东汉置,隶少府所属钩盾令,员一人,秩二百石。鸿池,池名,在洛阳东。官名,汉金养
明浙江乐清人。为王华仆。嘉靖中倭寇至,养扼桥拒贼,力战死。其主得脱。粟末部
隋靺鞨七部之一。分布在今吉林长白山北,松花江流域。因水得名。新唐书北狄传粟末部,寒冰井
在今河北南皮县西。寰宇记卷沧州南皮县寒冰井在县西一里。魏志,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云一阳日
源见一阳生。指冬至日。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全书续编序隆庆壬申一阳日,德洪百拜识。馆阁编校
即馆阁编校书籍。忽阑河
今青海玛多县南黑河。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亦里出与赤宾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名忽阑乳骆河
即今青海乐都县北大西沟引胜河。宋史地理志乐州临宗砦崇宁三年赐名。南宗堡稍南一十五均平银
又名甲首钱。明代役法之一。天顺间始行于浙江。成化时又行于广东。凡现役里甲,按丁田古尔毕岭
在今新疆富蕴县西北。清乾隆西域图志卷古尔毕达巴在额尔齐斯河东北。哈喇图郭勒发源西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年咸丰三年冬颁布。年咸丰十年重刻刊行。其基本精神为天下人人天遥地远
宋赵佶燕山亭词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卫青
生卒前西汉河东平阳人,字仲卿。卫皇后弟。本姓郑,其父郑季与平阳侯家妾卫媪通,生青漆桶底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宇文康
生卒字乾定,孝闵帝子,武帝建德三年,封纪王。出为利州刺史,有异谋,杀谏劝者裴融。珠树
源见三珠树。喻俊才。宋陈与义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之一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诞月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后以诞月指出生满月。宋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春秋地名考略
书名。清初高士奇撰。十四卷。是书以春秋经传地名,分国编排,先列国都,次及诸邑。每梅蟠
宋惠州归善人,字子升。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授迪功郎。好为诗,多才博学,乡人称梅夫子瓦合之卒
士兵如破瓦之相合,虽合然而不齐。犹如说乌合之众。汉书郦食其传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