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席地而坐_席地而坐解释_席地而坐来历出处_席地而坐历史典故

席地而坐

历史典故

席地而坐怎么写好看:

席地而坐历史词典解释

    席:坐席。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以为座。后亦指随意就地而坐。出自五代李茂贞之事迹。李茂贞(856-924年),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为博野军士卒,累迁至队长,因参加镇压巢起义,升为神策军指挥使。朱玫之乱又因保护皇帝有功,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并升任武定、凤翔等节度使。唐昭宗时成为关中最强大的藩镇,封岐王。曾两度引兵入长安,焚烧宫阙(quē缺),大掠而去。天复元年(901年)朱全忠兵入关中,茂贞遂劫持昭宗至凤翔与朱全忠对抗,屡败。后梁建立后,其势力渐衰,但仍用唐年号,称岐王。后唐建立后,遂向李存勖称臣。史载,其统率军队并无一定章法。想食则至厨房,常常席地而坐。内外管家也称他为司空太保

【出典】:

    《旧五代史》卷132《世袭列传第1·李茂贞传》1740页:“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远矣。”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4:“当下依铺设条,席地而坐,放开怀抱恣饮。” 鲁迅《两地书》27:“席地而坐,以资休息的“它们’忽的被指挥起来。”


连动 古人铺席于地,坐卧都在席上。后泛指坐在地上。《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多用于坐态。

词语分解:

  • 席地的解释 古人在地上铺席用来坐、卧,现泛指坐、卧在地上席地而坐
  • 坐的解释 坐 zuò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历史典故推荐:鱼干斗水

比喻人处困境而向他人求助。宋黄庭坚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诗: “鱼干要斗水,七困易为德。” 参见:○涸辙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席地而坐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席地而坐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