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
历史地名
陉山怎么写好看:
陉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即井陉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穆天子传》卷4:“至于鈃山之队”(《史记索隐》引作“陉山之隧”)。《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陉山在“县(今城关镇)东北五十里。井陉之险,为河北、河东之关要。今县境诸山错列,大约与陉山相连接,俱太行之支陇也”。
②一作陉。在今河南偃城县东。《战国策·韩策一》:苏秦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南有陉山”。《史记·魏世家》:襄王六年(前313),“魏伐楚,败之陉山”。《正义》引《括地志》谓:“陉山在郑州新郑县西南三十里。”或以为应在今湖北、河南交界处。
春秋楚地。其地一说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一说在今新郑市西南。《春秋》僖公四年(前656年):公会齐侯等伐楚,“次于陉”;《史记·魏世家》:襄王六年(前313年),“魏伐楚,败之陉山”。皆即此。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五圩镇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地市金城江区南部。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90%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五圩,人口700,壮族。昔因每月逢五赶圩,故名。原属河地镇,1987年析置五圩乡,2000年改置镇。产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陉山历史
![](/images/zang.png)
![](/images/jiucuo.png)
精彩推荐:
负薪裘
源见披裘负薪。借指隐士衣着。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芒砀起义
秦末刘邦发动的反秦起义。刘邦原为沛县今江苏沛县泗水今江苏沛县东亭长。秦二世元年公计臣
谋臣。史记苏秦列传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严助
借指使臣。唐刘长卿送严维赴河南充严中丞幕府诗何当举严助,遍沐汉朝思。汉书严助传严智平
宋僧。住成都清凉院。善画观音像。内宰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下大夫爵。掌王后宫内政令,并管理宫中财物。女官。北宋徽宗政和李霨
清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字景霱台书,号坦园。顺治进士。顺治十五年授秘书院大学士旋为武德骑尉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一年改武德郎设,为武职正五品之封赠。参见武职封赠。上尊酒
汉代品质醇厚的名酒。汉书平当传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皇帝常王天
字近微。直隶万全今属河北人。顺治进士。历任山东恩县知县,礼部郎中,陕西河西道参议闾阎安堵
谓平民安居。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额捐赀集勇,谨守疆埸,绝济匪之源汤宾
生卒明河间府南皮人,字继寅,号交川。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任安福知县,历常州知府,擢密山县
年改密山府置,属吉林省依兰道。治所在蜂蜜山子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知一镇。年直属吉紫团山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卷平顺县紫团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其山高耸,昔尝有紫气见沈淮
生卒字东川。浙江鄞县人。道光举人。官历军机章京刑部员外郎陕西道监察御史。同治中,子胥抉眼
同伍胥抉目。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石涧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北四十里石涧镇。方舆纪要卷无为州石涧镇在州北四十里。旧置巡司于此。女孟姜
借指贞节之妇。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旦儿云嬷嬷,我今日不曾看见丈夫,多敢杀坏了。兀右伯
见左右伯。官名,掌管西方的诸侯,即西方之长。王莽时以大阿右拂大司空卫将军广新公甄蒋晖
明浙江钱塘人,字廷晖。幼好学,涉猎子史,工楷书。以荐授中书舍人,累迁礼部郎中,兼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mages/gh_cdw.jpg)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images/appqr.png)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