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
历史地名
阳山县怎么写好看:
阳山县历史词典解释
①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 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寻改名阴山县。
②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东南连江之北。东汉并入阴山县。三国吴孙皓复置,改属始兴郡。治所在今阳山县南连江之南。梁属阳山郡。隋属熙平郡。唐属连州, 神龙元年(705)移治今阳山县。《舆地纪胜》卷92连州:阳岩山“在阳山县西十二里。《旧经》云, 日出光照此山,因名”。县以阳岩山为名。元属桂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属韶州府,十四年(1381)改属连州。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③唐武德元年(618)升阳山镇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寰宇记》卷77通望县:阳山县“因山为名”。九年(626)属雅州,贞观二年(628)属嶲州,大足元年(701)属黎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通望县。唐陈子昂《送魏兵曹使嶲州得登字》诗云:“阳山淫雾雨,元子慎攀登。”即此。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年)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属桂阳郡。寻改名阴山县。(2)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属黎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通望县。(2)今县名。在广东省西北部、连江中游,北邻湖南省。属清远市。面积 3242 平方千米。人口52.6万。辖20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阳城镇。《舆地纪胜》引《九域志》:“阳山县有阳岩山,日出先照,故名阳山。”秦末设阳山关。西汉设阳山县,治今县东南,属桂阳郡。东汉省阳山县入阴山县。三国吴复置阳山县,改属始兴郡。南朝齐省阴山县入阳山县。南朝梁、陈阳山县属阳山郡。隋属熙平郡。唐神龙元年(705年)移今治,属连州。宋属连州。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桂阳州。明初改属韶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仍改属连州,隶广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连州直隶州。1914年属岭南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0年属北江专区。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1956年属韶关专区。1959年撤县并入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复县。1970年属韶关专区,1983年属韶关市,1988年改属清远市。属南岭山地一部分,为喀斯特高原盆地。地表起伏大,东北端的石坑崆(猛坑石)海拔 1902 米,是广东省最高峰。连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贯中部,有秤架河、岭背河、七拱河汇入。属中亚6*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并产玉米、甘薯、花生、大豆、木薯。盛产油茶、茶叶。是广东省山棕、乌桕、油桐、蓖麻、杂木、蚕桑种植基地之一。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有杉、马尾松、樟、杂木、毛竹等。建有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特产洞冠梨、阳山板栗、酥梨、阳山鸡和青莲豆豉。有煤、铁、钨、铜、铅、锌、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等矿。工业有采矿、化肥、造纸、制糖、建材、食品、森工、机械等。是全国小水电重点县之一。107、323国道和梅岭公路在县境交会。连江通航。名胜古迹有贤令山游息洞和摩崖石刻、北山寺、钓鱼矶旧址以及黄燕岩、仙狮岩。连江同冠峡、夹理峡、龙牙峡等峡江山水和水口风光为风景旅游区。
词语分解:
- 阳山的解释 1.山名。 秦 汉 时称 阴山 最西的一段为“ 阳山 ”。即今 内蒙古 乌拉特后旗 的 狼山 。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 河 ,据 阳山 ,逶蛇而北。”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五原 西安 阳县 北有 阴山 。 阴山 在 河 南, 阳山 在 河 北。”参见“ 阴山 ”。2.古县名。在今 广东省 阳山县 东。 汉 置,属 桂阳郡 , 后汉 改为 阴山县 , 三国 吴 复置,历代因之。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地名推荐:贺尔洪河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高力罕郭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 贺尔洪河 “在右翼东南一百十五里。源出噶木尔站,西流入芦水”。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阳山县历史
精彩推荐:
大貂
侍中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中为大貂。日喀则宗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年与兰伦饶谿合置日喀则县。邹守益
生卒明江西安福人,字谦之。邹贤子。王守仁门人。正德六年会试第一。授翰林编修,逾年通秦寨
北宋元符二年年置,在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金升置为通秦县。公孙僧远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父丧,事母及伯父甚孝。遇饥年,省餐减食以供汉浦遗玦
同汉皋解佩。玦,美玉。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词红兰谁采赠别,洛妃分绡,汉浦遗玦。贪欲无厌
犹贪得无厌。史记李斯列传夫高赵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见贪婪金家寨
在今安徽金寨县南。年置立煌县于此,年改为金寨县。年建梅山水库,淹入水中。龙腹山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隋书地理志盘道县有龙腹山。寰宇记卷巴州清化县龙腹山在县西九里比粟
一作比粟毒比栗比米栗。唐时回纥首领。公元年在位。婆闰之子一作侄。龙朔元年,与同罗张康
字汝安,号明远,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人。早孤力学,旁通术数。宋时为幕下。宋亡,隐居蛾眉山
亦作峨嵋山。在今安徽和县城内。方舆纪要卷和州蛾眉山在州治西北。城跨山脊。在今浙江超度众生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小会子
南宋四川钱引面额分一贯和五百,四川总领所陈咸以岁用不足,于开禧三年印行小会子,不买青山
借指归隐。金段成己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词生怕红尘,一点污儒冠。便恁袁廓
宋剑州梓潼人。后蜀时进士。入宋补双流县主簿。迁上蔡令,以课最擢太子右赞善大夫,令诗赋
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唐代科举考试,诗赋兼用,诗与赋皆拘牵音韵,束缚韵调,诗较赋之吴隐之
生卒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有清操,善谈论,博涉经史,以儒雅显名。得到吏崔光远
生卒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开元末为唐安令。安史乱时,以西京留守采访使职降安禄陈连升
生卒湖北鹤峰人。行伍出身。参加镇压川陕楚白莲教及用兵广东湖南瑶疆之战,官至增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