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
历史地名
白石山怎么写好看:
白石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在今河北涞源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白石山“山多白石,有白石谷口,路通直隶唐县”。
②在今辽宁辽阳县东。《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白石山亦曰横山。”
③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三十里。《越绝书·吴地传》:“白石山,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初封吴,过,更名为白石山。”明王鏊《姑苏志》卷8:“白石山在浒墅北。”
④亦名祷应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水经·沔水注》:“栅水又东,左会白石山水,水发白石山西,径李鹊城南,西南注栅水。”《清一统志·和州》:“《州志》:白石山周七十里。道家第二十一洞天,名琼秀长贞之天。”
⑤即桐源山。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左传》哀公十五年(前480),“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即此。
⑥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六十里。《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白石山”条:“又庐江县北二十里(按,当为六十里)有白石山。”
⑦在今浙江龙游县南。《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岑山”条:白石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志》云:唐初尝以此山名县”。
⑧在今浙江乐清市西二十里。俗名中雁荡山。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即指此山。《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石山“一名白石岩,高千丈,周二百三十里。唐天宝中尝改名五色山”。
⑨在今浙江嵊县西南。《水经·渐江水注》:“江水又东南径剡县,与白石山水会。山上有瀑布,悬水三十丈。”《南齐书·褚伯玉传》:“敕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即此。
⑩在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中。《元和志》卷25遂安县:“白石山, 在县西七十里(万历《严州府志》作“县西七里”)。其山出白石英,贡,因以为名。”
(11)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北。《舆地纪胜》卷129建宁府《景物下》:白石山“在崇安县北三十里。山皆叠石,若楼台,山巅有石室,室有三井”。
(12)又名广阳山、渑池山。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二十里。涧水出此。《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白石之山“涧水出于其阴”。《水经·涧水注》:白石山“世谓是山曰广阳山”。
(13)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白石山“在石康县东三十里。山石皆白”。因名。
(14)即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白石山。《舆地纪胜》卷110浔州:白石山“在州南六十里。下有岩洞,即白石洞天。内有清真观,旁有寿圣寺。洞门自下入,透容州勾漏洞天。世传葛仙翁炼丹往来于其间。洞之上会仙岩有炼丹灶及八仙在焉”。《明一统志》卷85浔州府:白石山“两峰并立,下有岩洞,即道书第二十一洞天”。明末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来此考察,写有白石山游记。
(15)一名白羊山。在今广西陆川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67陆川县:白石山“色洁白,四面悬绝,上有飞泉瀑布,下有勾芒木,可以为布,俚人斫之,新条更生,取皮绩以为布”。
(16)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乐会县:“西有白石山。”《清一统志·琼州府一》:白石山“在乐会县西四十里。脉自纵横岭来,周环数十里,高千仞,其顶皆有巨石。风岩水洞,奇胜百出”。今为白石岭风景区。
(17)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汉书·地理志》金城郡白石县注:应劭曰,“白石山在东”。《水经·河水注》:“漓水又东径白石山北。罗溪水注之。”
(18)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书·地理志》陇西郡狄道县:“白石山在东。”《水经·河水注》:陇水“又西北历白石山下”。
(1)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东南。东晋隆安二年(398年)桓玄纂逆,破晋兵于此。(2)即“胥女山”。(2)今山名。(1)又称中雁荡山。在浙江省乐清市城西。以山石色白而得名。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李少和开山后,宋真宗书“第一山”三大字赐之,刻在玉虹洞口石壁间。峰峦陡峭,涧谷深邃。有玉虹洞、白龙洞、百丈岩、天柱峰、一线天、石门、籰丝潭、双龙潭、梅雨潭、梅雨瀑、白石湖等胜景。(2)又称渑池山、广阳山。在河南省渑池县东北。涧水出此。海拔792米。《水经注》:“《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穀。世谓是山为广阳山。”(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区东南。独秀峰、莲蕊峰(鹅头峰)东西相峙,前者孤峰插天;后者奇怪险阻,海拔649米,为最高点。由紫色砂岩、砾岩构成,为丹霞山。古代为道教圣地。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奉旨降敕额寿圣院。明代后为旅游胜地。有寿圣寺、白云洞、漱玉泉、三清观遗址和石道人、会仙岩等胜景。(4)在甘肃省康乐县南部与卓尼县交界处。主峰海拔 3909 米。山顶常年积雪,如白石耸入云霄,又似白骨裸露,故历史上曾称“露骨山”。有豹、狼、羚羊、猞猁、野猪等野生动物,并产秦艽、大黄、贝母、柴胡、防风等中药材。有葱郁的松林。
词语分解:
- 白石的解释 1.洁白的石头。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 明 吴炳 情邮记·正名:“逶迤周道费驱驰,白石清泉付与谁?”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汉 刘向 列仙传·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黄丈人 弟子, 彭祖 时已二千餘岁……尝煮白石为粮。”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宋 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诗:“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恽敬 说仙三:“白石之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红庙寨
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二里红庙乡。旧属考城县。民国考城县志卷1市集:有“红庙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白石山历史
精彩推荐:
公孙舍之
即子展。南䜌县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六年乌猪门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乌猪洲。明郑和航海图作乌猪门。龙牧曹奏事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龙牧曹监察政务的官员,兼掌牲畜牧养事务。魏书吕洛拔传洛拔提台
清朝提督俗称。左右司空
官名,汉置,即左司空和右司空,属少府,掌囚徒罪犯。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参看左司空条腄县
又作锤县。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绿綟绶
官制用语。指系在印柄上的丝带,呈绿紫绀三采。綟本为草名,其色绿,故用作绶名。汉朝杨树浦
在今上海市东部。北起走马塘,南入黄浦江。清同治上海县志卷杨树浦通江浦,北流通引翔小小不言
指细微不足,不值一提。语本太平经卷四五其齿龋间虫,小小不足道,食人齿。其他不言,河西堡
明置,属镇夷千户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皇明职方地图中卷甘肃边镇图有河西堡。平阴津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高帝纪汉王二年前,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即何武
生卒西汉蜀郡郫人,字君公。治易,以射策甲科为郎,任鄂令。久之,迁扬州刺史,为人仁白鸡
同白鸡年。宋陆游辛酉除夕诗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柳䛒
字顾言,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人。徙居襄阳。博览群书,善诗赋。历仕梁后梁,位吏部尚书彭宠
生卒字伯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少为郡吏,更始帝时拜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曾佐助刘师培
江苏仪征人,字申叔,号左盫。自曾祖刘文淇起,为四代古文经学世家。清光绪二十九年中富贵骄人
有了钱财和地位就盛气凌人。陈书鲁悉达传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东周列国志八桔柣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子元以车六百乘代郑,入于桔柣之门。晋杜预注桔柣,郑远郊之门也。柣荦
一名柽。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左传盟于荦,谋救郑也。春秋作柽。水经渠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