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
历史地名
和州怎么写好看:
和州历史词典解释
①北齐天保六年 (555) 置,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舆地纪胜》 卷48引 《元和志》:“北齐以两国协和,故谓之和州。” 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为历阳郡。唐武德三年(620) 复为和州。天宝初又改为历阳郡,乾元初复为和州。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为和州路。二十八年 (1291) 复降为和州。至正二十七年 (1367) 朱元璋废历阳县入州。明洪武三年 (1370) 废州为历阳县,寻复为和州直隶州。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改置和县。
②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隋开皇改为伊州。
③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南和县 (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河县地。四年 (621)废。
④一名火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金史·粘割韩奴传》: “粘割韩奴自和州往使(耶律) 大石……大石怒乃杀之。”
⑤元初置,属北京路。治所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至元五年 (1268) 废入利州。
(1)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置,治历阳县(今安徽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和县、含山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为历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和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历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和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路,二十八年仍降为州,属庐州路。明洪武初省州入历阳县,二年(1369年)复改县为和州,直隶南京。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省。1912年废本州为县。隔江与采石相对,为江防重镇。隋、唐、明统一江南,皆在此渡江。(2)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北荆州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伊川县、汝州市一带。隋开皇初改置伊州。(3)见“高昌”。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蓬鲁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和州历史
精彩推荐:
阿坝
明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嗜痂之癖
嗜非常喜好。痂伤口疮口愈合后所结成的干皮。癖积久成习的爱好。爱吃疮痂的一种癖性。达斗拔谷
即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新唐书突厥传武德元年,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中台镇
在甘肃省灵台县东部达溪河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灵王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骑鹤飞升的王子乔。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诗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寥。素与蛮
源见樊素。本指唐代白居易家伎樊素小蛮。借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宋陆游冬晴日得闲游偶七柏榔
集镇名。在海南省儋州市西部。属海头镇。人口。据传,清康熙年间,七坊村有符古吴何欧桑豸
清江苏扬州人,字楚执,一作楚绥。康熙贡生。善画山水,工篆籀刻画之学,曾与程邃共刻徐辉祖
生卒徐达长子初名允恭,避皇太孙讳,赐现名。有才气,因功命代理左军都督府事。达死,西山饿夫
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世。商朝君子爱人以德
君子旧指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君子按道德的要求去爱护人。语出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王云凤
生卒明山西和顺人,字应韶,号虎谷。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下狱,青花瓷器
陶瓷名词。是一种釉下彩瓷器。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澧中
地区名。指今湖南澧水两岸。东汉时泛称其地居民为澧中蛮。因在武陵郡境内,亦称武陵澧警州
唐景福元年改定远县置,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西南姚伏镇。五代晋天福七年,降为威肃军。县光初功曹
县纲纪吏名。隋置,见州迎西曹。胶莱新河
亦名胶莱河北胶河。即山东半岛西部胶莱运河。方舆纪要卷胶县元至元十七年,莱人姚演献梁致育
明江西高安人,字遂初。洪武时举人。尝任绍兴建昌训导。后致仕家居。天顺初有农民军过神水
汞的隐名。道家炼丹称汞为神水见石药尔雅。谓灵异之水。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温汤碑醴泉宋翔凤
生卒清江苏长洲人,字于庭。庄述祖甥。嘉庆五年举人。官新宁知县。通训诂名物,精研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