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地名 >>延津县_延津县在哪里_延津县介绍_延津县历史地名

延津县

历史地名

延津县怎么写好看:

延津县怎么写好看

延津县历史词典解释

北宋政和七年(1117)改酸枣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延津县。金贞祐三年(1215)升为延州,徙治今原阳县东北延州村。元至元九年(1272)降为延津县,还治今延津县,属南京路。二十五年(1288)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属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辽置,属银州。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市。金皇统三年(1143)废。


(1)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铁岭市。为银州治。金废。(2)今县名。在河南省北部。属新乡市。面积946平方千米。人口47.5万。辖4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周为胙国和燕国(又作南燕)。春秋为胙国、燕国和廪延、枣邑。战国为燕邑和酸枣邑。秦置燕县(治今延津县东北大城村)、酸枣县(治今延津县西南),均属东郡西汉改燕县为南燕县,酸枣县改属陈留郡东汉改南燕县为燕县。西晋末改燕县为东燕县,属濮阳国。北齐废酸枣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又置酸枣县(治今延津县城西),十八年改东燕县为胙城县,治今延津县东北,二县均属滑州;大业初胙城县属东,酸枣县属荥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胙城县置胙州,四年废,酸枣、胙城二县属滑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酸枣县为延津县,以县北黄河渡口延津命名,治延州店(今属阳县),属开封府。《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侵郑,“至于廪延”。杜预注:“廪延,郑邑,留酸枣县北有延津。”金泰和八年(1208年)胙城县移治华里店,即今延津县北胙城。贞廞二年(1214年)升延津县为延州;胙城县移治宜村(今胙城西),为卫州治。元至元九年(1272年)废延州为延津县,属汴梁路;大德年间移治今延津县城,泰定元年(1324年)胙城县还治华里店,属卫辉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废胙城县入汲县,十三年复置胙城县,属卫辉府;延津县改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延津县改属卫辉府,五年废胙城县入延津县。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69年属新乡地区,1986年属新乡市。地处黄河故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文岩渠、大沙河、柳青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籽为主。工业有化肥、棉织、机械、农机制造、动力配件、皮革、印刷、面粉、砖瓦、水泥等。新兖铁路横贯中部,新长、郑滑公路经此。古迹有千佛碑、万寿塔、七级浮屠、酸枣阁、白马塔、陈玉成殉难处等。

词语分解:

  • 延津的解释 1.即 延平津 。相传 晋 时 龙泉 、 太阿 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想像 延津 沉古剑,相期 青塚 一归魂。”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殷子馀自河南奉使入燕以书见示寄答曲:“倚剑踌蹰, 延津 何日重相遇?”参见“ 延平津 ”。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地名推荐:万安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镇东卫。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万安。清康熙三年1664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福清市东南万安。属镇东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延津县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延津县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