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
历史地名
赣榆县怎么写好看:
赣榆县历史词典解释
①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 (青口镇) 东北三十二里盐仓城。东汉属东海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移治艾不城(今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北齐天保元年 (550)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环州。八年 (625)又废。
②金大定七年 (1167) 改怀仁县置,属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十二里城里 (旧赣榆城)。元属海宁州。明属海州。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移治青口镇 (今赣榆县)。
在江苏省东北隅、东临黄海海州湾,西北与山东省接壤。属连云港市。面积1402.5平方千米。人口107.9万。辖16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县以出土秦瓦有“赣榆”字样而得名;一说以弇(弇,音yǎn)榆山音变而成。清光绪《赣榆县志》:“其得名赣榆也,以山。”《南齐书·明僧绍传》:“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弇榆山即今连云港市东北栖之山;一说以古氏族名演变而成。西汉置赣榆县,治今县城北16千米盐仓城,属琅邪郡。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东晋移治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怀仁县,治今城里西。隋、唐属海州,南唐(一说宋代)移治今县北城里(属赣马镇)。北宋属淮南东路。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怀仁县为赣榆县,属山东东路。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复归宋,以县寄治东海军,后复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赣榆县,属海宁州。明、清属海州。1912年仍称赣榆县。1914年属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7年改名竹庭县。1949年迁县治于青口镇,并暂归山东省临沂专区管辖。1950年夏改赣榆县,移治青口镇。1952年划归江苏省,属徐州专区。1970年属徐州地区。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境内西北多低山丘陵,东南为滨海平原。龙王河、青口河、朱嵇河、范河、新沭河流经境内。有石梁河水库、塔山水库。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花生为主,并产蚕茧、茶叶。矿产有铜、铁、锌、萤石、水晶石等。沿海渔、盐、水产资源丰富,有人工养殖对虾、蟹苗、水貂。有盐化工、化肥、建材、造船、纺织、陶瓷、酿造等工业。204、310、327国道、汾灌公路经此。海上航线可达沿海诸港口。名胜古迹有徐福故里、夹谷山遗址、秦始皇碑、文峰塔、盐仓城、土城、古城等。游览地有海头镇海滨浴场水上乐园和度假区。纪念地有抗日山烈士陵园。
词语分解: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地名推荐:楠木峡隘
在今江西信丰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楠木峡隘 “在县北。路出赣县、南康,有一夫当关之险”。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赣榆县历史


精彩推荐:
孟东野诗集
书名。唐孟郊撰。郊字东野。北宋宋敏求编,十卷,分十四类,得诗五百十一首,并序。南夔州路行省
官名。元朝置。宪宗八年,宋大获山守将杨大渊降,授夔州路行省。世祖中统二年宋泸州守周弘直
生卒字思方,弘正弟。初为梁太学博士,渐迁为湘东王记室参军录事谘议参军。湘东王称帝房启
房琯孙。以荫补官。为万年尉,依附王叔文,除容管经略使。九年后,改桂管观察使,不久隆城山
即金城山。亦名崇城山。在今四川仪陇县城内北隅。方舆纪要卷仪陇县金城山杜佑曰山本名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问是非情由,不顾一切。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须是三日内交付与我,左手交银,右孟珙
生卒字璞玉,随州枣阳今属湖北人。嘉定中,随父宗政败金军于枣阳,以功补进勇副尉。理无功而返
* 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鹰隼
借指执法果断严明之人。唐李商隐重有感诗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樟树港塘
即今湖南湘阴县南二十七里樟树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湘阴县图县南有樟树港塘。杜暹
生卒唐濮州濮阳人。擢明经第。五世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孝。历迁婺州参军郑县尉,俱贾恪
生卒明河南通许人,字惟恭,别号林居子。正统四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刷山西文卷,金谷魂消
同金谷香销。元徐再思一半儿落花曲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达岚镇
在湖南省泸溪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达岚,人口。年为达岚乡,年冯长乐
源见长乐老。指不顾名节长保官位之人。清方文题露筋祠碑上诗往来多少冯长乐,试使看碑程节
宋饶州浮梁人,字信叔。仁宗嘉祐六年进士。累官广西运使,帅挂府十三年,甚得民心。官陈遇
明应天今江苏南京人,字中行,学者称静诚先生。好学博览,元末为温州教授,后弃官归隐指掌可取
主谓形容非常容易获得。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则功名富贵,。用于容易获取某物刘逢禄
生卒字申受。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大学士刘纶之孙。嘉庆进士,官礼部仪制司主事。承传舅崇祥院
见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