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
历史地名
衡山怎么写好看:
衡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即横望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六十里。《左传》: 襄公三年 (前570),楚令尹 “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一说在今浙江湖州市。
②即霍山。今安徽霍山县南天柱山。《隋书·地理志》: 庐江郡开化县 “有衡山”。《明史· 地理志》 霍山县: “南有霍山,亦曰天柱山,亦曰衡山,又谓之南岳也。”
③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史记· 封禅书》: “禹封泰山,禅会稽。” 《正义》 引 《括地志》: “会稽山一名衡山,在越州会稽县东南一十二里。”
④五岳之一。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和衡山、衡阳县境,为湘水与资水的分水岭。《周礼·职方》: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 《尚书·舜典》: “南巡守,至于南岳。” 传: “南岳,衡山。” 《元和志》 卷29衡山县: “衡山,南岳也,一名岣嵝山,在县西三十里。” 又引 《南岳记》 曰: “以其宿当翼、轸,度应机、衡,故为名。”
(1)古山名。(1)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县和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处横山。《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2)即今安徽省霍山县南霍山。西汉文帝分淮南立衡山国,即以此为名。(2)今山名。又称岣嵝山、虎山。在湖南省中部,湘江西面。为五岳中的南岳。略呈南北走向。主体部分在衡阳市南岳区和衡山、衡阳两县境内。《方舆胜览》:“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翼珍,钤总万物,故名衡山。”《尚书·禹贡》荆州:“荆及衡阳惟荆州”;导山:“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衡山在湘南。”《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续汉书·郡国志》及刘昭注衡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衡岳,均指此。由花岗岩构成。为断块山。山势雄伟,有大小山峰72座。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与紫盖(1029米)、石廪(1096 米)、天柱(1061米)、芙蓉(1148米)等五峰为最著。林木苍翠,素称“五岳独秀”。向为风景和宗教名山,多名胜古迹。有南岳大庙、祝圣寺、藏经殿、方广寺、上封寺、祝融殿、南台寺、福严寺等建筑。而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南岳四绝”。还有南岳大庙、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等著名古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山景区示意图
词语分解:
- 衡山的解释 古称“南岳”,中国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岳庙、祝圣寺、方广寺、南台寺、藏经殿、祝融殿等建筑。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衡的字典解释 衡 héng 秤杆,泛指秤:衡器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宛肃城
一作宛秀城。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元和志 卷39积石军: “威胜军,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 即“宛秀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衡山历史
精彩推荐:
清真王
即妥得璘。郭景祥
濠治今安徽凤阳人。与凤阳李梦庚皆从朱元璋渡长江,掌管文书,分别担任行中书省左右司五华山
在福建古田县西南。明王应山闽都记卷古田县五华山在县西南崇礼里。五峰连峙,峭拔千仞裂帛系书
源见雁足书。指设法传送信息。南朝梁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稽留峰
灵隐山五峰之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寰宇记卷钱塘县灵隐山许由葛洪皆隐此山,入去忘归杨朱哀
借指对人生无常的悲伤。晋卢谌赠刘琨并书事与愿违,当添外役遂去左右,收迹府朝。盖本燕昭筑宫
源见黄金台。招揽贤才的典故。元揭祐民兴胜寺歌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漫故。副伏罗部
又称阿伏至罗国阿至罗国。高车之一部。北魏太和十一年役属于柔然的高车副伏罗首领阿伏卢汝弼
唐末五代时范阳人,字子谐。卢简求子。唐昭宗景福中擢进士第。文采秀丽,一时士大夫称庄晏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里社文章里有庄晏。耿耿寸心
见此心耿耿。齐眉举案
同举案齐眉。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将作寺
官署名。北齐置,掌诸营建土木工程。设将作大匠为长官,有丞四员,又置功曹主簿录事等弓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弓工中士佐官,正一命。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宋朱熹寄陈同甫书然区区鄙意,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固湖南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湖广行省所属机构,秩从二品。置司于天临路,分管天监衡州道州永州郴州全盟猪泽
即孟诸泽。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虞城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前,楚子玉称梦河神谓己曰同知大宗正事
官名。宋仁宗景祐三年始置,为大宗正司副长官,选宗室官在团练观察使以上且有德望者充郭瑾
生卒五代时太原晋阳人,字守节。少从军,能骑射,历河中教练使。仕后晋,累官至左神武思州军民宣抚司
土司名。元置。唐宋均为思州。元至元十二年思州安抚田景贤降附,置思州宣抚司,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