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
历史地名
汨罗江怎么写好看:
汨罗江历史词典解释
即今湖南汨罗市境之汨罗江。《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径吴昌县北……又西径罗县北……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径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史记集解》引应劭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说,屈原“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即此。
在湖南省东北部。汩罗典出有二:(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2)《读史方舆纪要》:汨罗江“至县境,分为二水:一西南流,曰汩水;一西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汩罗”。上游汩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平江县东北境龙璋山,两源在平江县城西汇合后,西流到湘阴县北磊石山入洞庭湖。长250千米,流域面积 4053 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36.5米3/秒。支流有木瓜河、黄金水、昌江、罗水、钟洞河等。自汩罗市长乐街以下可通航。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词语分解:
- 汨罗江的解释 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汨罗县,在湘阴县入洞庭湖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汨罗的解释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 。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 ,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 。 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 江的字典解释 江 jiāng 大河的通称:江山
历史地名推荐:资县
明洪武四年 1371 降资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资中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升为资州。 古县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资州置,治今四川省资中县。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复升为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汨罗江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周菹楚芰
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韦昭注芰,菱也。周地的腌菜和举手可采
见举手投足三国志蜀书许慈传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饶震元
明宁国府旌德人,字登之。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官绵州知州。善画山水,宗法米友仁。李富孙
清浙江嘉兴人,字既汸,一字芗沚。嘉庆拔贡生。长游四方,尝就正于钱大昕王昶孙星衍。史恭
西汉鲁人。卫太子史良娣之兄。良娣生史皇孙。武帝末,巫蛊事起,卫太子及史皇孙均遇害宿胥口
先秦黄河决口处。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战国策燕策二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十二常侍
指汉灵帝时十二位祸国殃民万人恨的十二位常侍。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讓传灵帝时,讓忠并迁齐鹰扬
生卒累官淄州军事判官。贞祐元年,募兵守淄州,城破,被元军俘杀,赠嘉议大夫。金人。都堂
即都省,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尚书省总署之称。宋代百官集议之所。北宋前期设于尚书都省,茏舍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茏舍,如振旅之阵。东汉郑玄注茏舍,草止之也。温纯
清浙江乌程人,字一斋,号春湄。贡生,官处州训导。善书画,工篆刻。受画法于沈宗骞,夏蔚镇
在山东省沂水县西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夏蔚,人口。原名夏苇,后演塔布囊
明朝对同成吉思汗后裔成婚人之称号。爵名。清朝蒙古贵族之爵位。为内蒙古土默特左翼旗朱桢
生卒明宗室,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楚王,十四年就藩武昌。十八年与汤和周德兴镇压铜半刺
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后因以半刺指郏县
西汉置。即今河南郏县。属颍川郡。后废,东汉末复置。北魏改名郏城县,北齐废。元大德东朝
西汉时太后居长乐宫,号东宫,故太后称制或参预朝政时亦称太后所居为东朝。史记魏其武上清溪镇
清置,即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镇。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南清溪。旧设河泊所。合厮罕猛安
金置。治所在化成关今辽宁大连市北南关岭。金史宗室齐传复州合厮罕关地方七百余里,因李僚
唐玄宗孙,官至太仆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