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
历史地名
钤山怎么写好看:
钤山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钤冈。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钤冈 “在县南二里、秀江南岸。群峰回合,如列屏障,冈独端秀凝重,正与县对。登其上则四远皆在目前。《志》 云,冈延袤数十里而至城南,新泽水出其右,长寿水出其左,而夹于山末,故名曰钤”。明严嵩为分宜人,以钤山名其集。
词语分解:
- 钤山的解释 山名。在 江西省 分宜县 南二里 袁江 南岸,亦名 钤岗 。右为 新泽水 ,左为 长寿水 ,夹于山末,故名 钤 。 明 代 严嵩 曾在 钤山 读书十年,有钤山堂集四十卷。因以“鈐山”指 严嵩 。 清 赵翼 感事·暗指和申事诗:“闻道 鈐山 簿録时,世间无此拥高貲。”
- 钤的字典解释 钤 (鈐) qián 印章:钤记(旧时印的一种)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闻喜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东汉移治左邑 今闻喜县。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钤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公梼生终始
书名。公梼氏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列于阴阳家。并云传邹奭始终书。章学诚校雠通罗大
清广东嘉应人。流寓婆罗洲。乾嘉间建号为坤甸国王。查士标
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一说歙县人,流寓扬州。字二瞻,号梅壑。明诸生,明亡弃举子业,堂基
泛指基础。宋司马光五规惜时夫民者,国之堂基也礼法者,柱石也公卿者,栋梁也。参见肯向鱼问乐
形容闲暇自得的行为。唐独孤及垂花坞醉后戏题诗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参见正堂
明清地方府州县主官之尊称。新安城
在今四川越西县北。唐开元中筑,后废,咸通五年复修。旋为南诏所陷。上仪同三司
勋官号。北周置。隋初为从四品散实官,大业三年罢。唐初杂用隋制,咸亨五年以其比上骑金局关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 * 乡黄陂站。方舆纪要卷黄安县双山关条下金局关在县西北,亦曰黄陂石渎堰
即石窦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六年,冉闵灭后赵,大诛胡羯李振声
明陕西米脂人。崇祯进士。官至御史。崇祯十六年于湖广降李自成,任兵政府侍郎。次年农海淀
亦名海甸。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平万密斋医学全书
医学丛书。又名万密斋医书十种。明万全撰。刊于嘉靖二十八年。一百零八卷。收录十种医曹植吟萁豆
源见七步成诗。喻骨肉相残。柳亚子汉家行作俑王敦倚甲兵,痛心曹植吟萁豆。因势而动
偏正因,依据势,形势趋势。根据客观形势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清陈光宪历代名将事略先击梧凤洞
在江西省德兴市大茅山南部。相传古代有一为民除害的乌凤大王在此屯兵,故名乌凤洞。唐韦謏
十六国时后赵京兆人,字宪道。好儒学,善著述。于群言秘要之义,无不综览。为人好徇己玉沟泉
在今山东泗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泗水县玉沟泉在县西南十一里。西北流入泗水。吴英
生卒字为高。福建莆田人。幼陷海贼中,改姓王。康熙初年降归。历官同安总兵,四川提督拓跋烈
拓跋仪弟。清河王绍杀道武帝珪,臣僚多无举动。烈诈言执得拓跋嗣,绍遂被诱出宫门。拓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