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
历史地名
澶州怎么写好看:
澶州历史词典解释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澶水县 (今河南濮阳县西二十里)。贞观元年 (627) 废。大历七年(772) 复置,治所在顿丘县 (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县及濮阳县东北、范县西北各 一部分地。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移治德胜城(今濮阳县东南五里)。后周徙治今濮阳县。北宋崇宁五年 (1106) 升为开德府。金又改为澶州。皇统四年(1144) 改为开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黎州之澶水和魏州之顿丘、观城等县置。贞观元年(627年)废。大历七年(772年)以魏州之顿丘、临黄两县复置,治顿丘县(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清丰、范县及山东省莘县部分地区。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州及顿丘县俱移治德胜北城(今河南濮阳市)。四年移濮阳县于德胜南城(今濮阳市南)。两城隔河相对。此后,州或治南城,或治北城。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辽、宋会盟于此,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熙宁六年(1073年)废顿丘县(北城)。十年因水患,州与濮阳县均移治北城。崇宁五年(1106年)升为开德府。金初复名澶州。皇统四年(1144年)改为开州。州城临黄河,五代、北宋时造舟为梁,跨于河上,为南北交通咽喉。
词语分解:
- 澶的字典解释 澶 chán 〔澶渊〕a.古湖名,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b.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地名推荐:窑头镇
在江西省万安县北部、赣江东岸。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窑头,人口600。宋末建村,因处多座陶窑上头而得名。1949年属窑头等乡,1958年设窑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澶州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新盛店镇
在山东省夏津县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盛店,人口。唐天宝元年年中司
唐宋御史中丞的别称。札兀惕忽里
又译察兀惕忽里。金章宗承安元年封授铁木真的官号。义为群乣统领。忽里,为金朝封授统郑璘
唐郑州荥阳人,字华圣。郑从谠子。昭宗大顺中,以考功员外郎充史馆修撰。乾宁末,任翰石梁城
在今河北廊坊市东南。唐武德中曾为安次县治。方舆纪要卷东安县石梁城在旧州头东南五十伊戾祸宋
左传襄公二六年寺人惠墙伊戾,为大子内师而无宠。秋,楚客聘于晋,过宋,大子知之,请别乞
蒙古萨蛮巫师首领称号。蒙古习俗,别乞着白衣,乘白马蒙古崇尚白色,聚会时位于众人之固执成见
见固执己见。茅盾子夜如果荪甫一定要,那就拉倒。靖鲁堡
一名靖卤堡。在今山西阳高县西。方舆纪要卷大同府靖鲁堡嘉靖二十五年置,隆庆六年增修耻炊同舍釜
源见不因人热。喻耻于仰仗别人。清江闿哭外舅吴兴公先生诗乏食耻炊同舍釜,罢官孰寄草象寄译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陶隐松风
源见山中宰相。又南史陶弘景传载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松风之响,便欣然为啼饥号寒
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因饥饿寒冷而哭啼,谓生活极端贫困。清黄宗王诩
南朝齐时人,晏弟。齐武帝时为少府卿,以畜女妓免官。后出为辅国将军,始兴内史。广州下阳
一作夏阳。春秋虢邑。在今山西平陆县。春秋僖公二年前虞师晋师灭下阳。公羊传谷梁传作总理事略
书名。亦名国父事略。胡去非编。记孙中山革命生平。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丛书之一,年商虚词诡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红咀堡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北红水铺。明全辽志卷红咀堡原废,嘉靖三十三年新徜徉恣肆
宋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穷。铜锣峡
又名石洞峡黄葛峡。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北。元史步鲁合答传至元十一年进攻重庆,宋军突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