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监
历史官职
中书监怎么写好看:
中书监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魏晋南北朝为中书省长官之一。三国魏文帝初年分秘书置中书省,以秘书左、右丞刘放、孙资分任中书监、令,并掌收纳章奏、草拟及发布皇帝诏令之机要政务,皆位三品,无所轩轾,唯入朝时监班次略高于令。职权甚重,“见信于主,制断时政。”(《三国志·辛毗传》) 西晋沿置,传宣皇帝旨意,贵重尤甚,虽资位逊于尚书令,实权则过之。《晋书·荀勗传》: 勗以中书监“改尚书令。勗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怅恨。或有贺之者,勗曰:‘夺我凤皇池,诸君贺我邪?’”入选者皆文学之士。常以宰相、诸公兼领。东晋纳奏、拟诏、出令之职移归散骑省、西省,中书省遣侍郎一员分任草诏,中书监遂为闲职,与中书令不常并置,多授予宗室亲王、大臣以示礼遇,或由宰相、诸公兼领。南朝中书省复掌纳奏、拟诏、出令,然权归中书舍人,监、令名为长官,品秩升高,多用作重臣加官,时人视为闲地。宋仍三品; 梁明令中书监品秩高于中书令,十五班; 陈亦然,二品、秩中二千石。梁、陈或委任庶姓,且不令宰相兼之。北魏、北齐与南朝略同,品秩高于中书令。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改从二品,北齐因之。隋朝罢。
官名。魏文帝黄初初置,与中书令共掌机密,典尚书奏事,权任相当宰相,晋沿置;魏晋以来,中书监及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其后,宋、齐、梁、陈、北魏、北齐皆沿置。梁掌出纳帝命;北齐掌司王言,及司进御之音乐。北周置内史中大夫二人,掌王言,即中书监、令之任;隋改中书为内史,炀帝改内史为内书;中书监之名,即废止。见《通典·职官三·中书令》、《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下》、《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中、下》。
词语分解:
- 中书的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 监的字典解释 监 (監) jiān 督察:监察
历史官职推荐:铁局总局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直辖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邮传部提调处设。掌官办铁路行政事宜,凡借款各路交涉、建设、保存、运输各事均属之。置局长一人,提调二人,副提调一人,下设建设、计理、考工、统计四课。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中书监历史
精彩推荐:
八百里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乐广
乾运婿。助乾运降西魏,为安州刺史,封安康县公。参见北史参丞相军事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参与谋议丞相府军事。三国志魏书卫臻传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逋宁县
东晋升平五年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昭平岑溪等县境。南朝宋大明八年后废。绛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晋穆侯自曲沃迁都于此。左传庄公二十六年前夏,士城绛党项
族名。又作党项羌。原在今青海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唐代受吐蕃压迫,迁居今甘吴调元
清石城人,字雨苍。举人,官教谕。顺治间撰有同归集。寿州
隋开皇初置,治所在辰溪县今湖南辰溪县。开皇十八年改为充州。隋开皇九年置,治所在寿春官宗伯
官名,为周朝六卿之一,掌国家礼仪。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下马看花
比喻工作作风踏实深入。 * 在中国 *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另外一些人可以在剗草除根
犹斩草除根。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急来抱佛脚
源见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准备,到事临头时才急着想办法。水浒传十七回哥哥正是急来抱佛康家渡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九十里红江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康家渡盐课司在蓬溪县。本朝乾隆元行同犬彘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天干
见干支。刘赞
生卒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人。举进士,被罗绍威辟为判官。后梁时官至金部员外郎。后唐庄宗澧水
又名醴河澧河。俗名拐河。源出今河南方城县西北郦山,东流经叶县舞阳郾城三县,至漯河容或有之
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第四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一飞鸣
同一鸣惊人。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诗时来聊复一飞鸣,进隐不须烦伍举。张翰鱼
借指家乡风味。明何景明答刘子纬雨后之作次韵万里秋风张翰鱼,扁舟常记楚江渔。参见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