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使
历史官职
宣徽使怎么写好看:
宣徽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宪宗元和(806—820)中置,以宦官充任,渐为宣徽院长官,总领内诸司使及三班内侍名籍,掌其迁补、郊祀、朝会、宴享供帐,检视内外进奉名物。五代迄宋,因事简官尊,常以枢密院官兼。宣徽院分南、北院,使亦分南、北院使,宋朝以南院使资望优于北院使,二使共院而各设厅事,通掌院事。神宗熙宁四年(1071)著令,其位参政、枢副、同知下,元丰(1078—1085)改制罢院而存使号,哲宗元祐三年(1088)复置院,绍圣三年(1096)罢院,南宋不复置。辽朝北面官分置南、北使,南面宣徽院不分南、北,置于太宗会同元年(938);南京宣徽院亦置,不分南、北。金朝宣徽院置,分左、右,俱正三品,为长官,掌朝会、宴享、殿庭礼仪及监知御膳。西夏亦分南、北。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一员,二十年升从二品,增一员;二十三年升正二品,三十一年置四员,成宗大德三年(1299)升从一品,仁宗皇庆元年(1312)增三员;后定置六员,从一品,掌供御食。朱元璋吴元年(1367)宣徽院亦置,正三品,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光禄寺卿。
官名。唐代南北宣徽院各置使一人,由宦官担任,总领宫内诸司、三班内侍名籍、郊祭、朝会、宴享、供帐等事。五代和宋朝的宣徽使,皆由大臣担任,职掌与唐同。辽、金、元宣徽院不分南北,皆置使。金代宣徽使分左右,均正三品,掌朝会、燕享、殿廷礼仪,并兼知御膳。元代宣徽使掌玉食等。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宋史·职官二》、《辽史·百官志三》、《金史·百官二》、《元史·百官三》。
词语分解:
- 宣徽的解释 宣徽院的简称。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宫女出 宣徽 ,厩马减 飞龙 。”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某门中有乐史 杨志 ,善琵琶。其姑尤更妙絶,姑本 宣徽 弟子,后放出宫,於 永穆观 中住,自惜其艺,常畏人闻,每至夜方弹。 杨志 恳求教授,坚不允。”
- 使的字典解释 使 shǐ 用:使用
历史官职推荐:绥民校尉
官名,东汉末年刘表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见隶释·熊某本碑。 官名。东汉末刘表为荆州牧时置,以熊某任之,见隶释一一绥民校尉熊君碑。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宣徽使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吕大忠
字进伯,大防兄。举进士。历提举永兴路义勇,知代石二州等。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狱掾
官名。秦汉县级行政机构属吏,职掌刑狱。十六国前秦郡置。北魏太和十七年定从七品下。首阳饿
源见采薇。形容忍饥挨饿,坚守节操。宋陆游当食叹诗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枕流漱石
同枕石漱流。元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之一枕流漱石轻轩车,吟烟啸月甘藜藿。见枕石漱流四推御史
唐制,御史台推按时,分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西两部分,取侍御史二人知东西推,殿中侍御邓述
本名侍,邓颍孙。事孝文帝以谨慎见称。帝赐名述。历任齐州刺史太傅长史兼太原太守等官程信
明河间今属河北人,祖籍休宁今属安徽,字彦实。正统进士。历任给事中太仆寺卿等,先后隰城县
西晋改兹氏县置,属西河国。治所即今山西汾阳县。北魏为西河郡治。北周为介州治。隋为戴天章
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字麐郊。少为诸生,聪敏好学,博览天文历数地理等,笃精于医,长及骭
借指衣着俭朴。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及骭谓衣服之短命家
指有爵命之家,依其爵位等级享有一定的优待和特权。汉书食货志令命家田三辅公田。颜师假节
假以节杖。汉朝指大臣临时持节出巡。三国魏蜀吴沿袭此制,然非临时性,无论在外掌军在小寨镇
即今河北鸡泽县南十八里小寨镇。清一统志广平府二浮图店堡条下载小寨堡周四里,外皆有娥皇
或作倪皇后育娥盲娥。相传为尧之女。与其妹女英俱嫁舜为妻。舜受尧禅后,随舜南巡狩,焕章阁待制
官名,宋孝宗淳熙十年公元年置。位次于学士和直学士,掌更直备顾问。见宋史职官二,参层檀国
古国名。或作大食层檀国。指塞尔柱族在黑衣大食境内建立的政权。层檀是的对音,意为王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已经。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出白色的曙光。形容长夜时间容易消磨。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漕曹
官署名。汉制,郡国之粟或存本郡,或漕运京师他郡,漕曹职主其事。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漕顾湘
清江苏常熟人,字翠岚,号石墩山人。喜收藏古印,尤嗜搜罗未刻之书,所得甚富。有小石木受绳则直
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一块木料在墨线规范下就能变直。比喻人经过学习就会提高认识。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