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
历史事件
通济渠怎么写好看:
通济渠历史词典解释
古运河名。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百余万开凿而成。通济渠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它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至偃师(今河南偃师)入洛,再经洛水入黄河;东段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经荥泽入汴水,至浚仪(今河南开封)别汴水折向东南,经今河南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该渠全长一千五百余里,宽四十步,旁筑御道,栽种柳树。因为炀帝巡游所用,故又称御河。唐朝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或洛水,东段为汴水、汴河或汴渠。北宋亡后,南宋与金划淮为界,此渠不再为运道所经,遂归湮废。
词语分解:
- 通济的解释 1.开朗豁达。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 待之皆如子弟。”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2.融通调济。晋书·文苑传·王沉:“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新唐书·李吉甫传:“ 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 渠的字典解释 渠 qú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
历史事件推荐:五户丝
参见“科差”。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通济渠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仁和集镇
在安徽省天长市东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仁和集,人口。镇以驻地仁叶景恩
吴城治今江西波阳湖附近人。侠义。宸濠将反,捕景恩,迫降,不屈。死狱中。王聪
生卒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以燕山中护卫百户从燕王起兵反朝。取蓟州,攻遵化,徇涿州,转欧阳重
生卒明江西庐陵人,字子重,号三崖。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数违中贵人旨,被系狱宣慰劳军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至德二载公元年史思明高秀岩各以所部来降,遣内侍李思敬与乌承恩前白草砦
北宋初置,属延州延川县。在今陕西清涧县东北一百余里白草寺附近。元废。若卢右丞
官名。汉书王吉传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若卢有诏狱,有令丞主其事,或分左右祖州
同祖洲。唐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诗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后梁太祖李昭容
曾救梁太祖脱离危险,拜昭容。陆鼎
清江苏元和人,字玉调,号铁箫。以布衣著名吴中。诗文词无不工。精篆书,尤擅画法。终姜虬绿
清浙江乌程人,字秋岛,号苍弁山人,又号大海樵人。乾隆间撰有金井志。单马锡
梵语意为狮城。即今新加坡。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龙牙门条门以单马锡番两山,相交若龙牙状息
一作鄎。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十五里。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隐公十一年前,息侯夏瑞芳
清末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字粹芳。早年在上海英商字林西报当排字工人,后在捷报任工浪穹诏
唐初滇西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与邆赕诏施浪诏合称为三浪诏。居民为乌蛮。诏主丰时石桥
一名沙河石桥。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兀欲与其祖母述律太祖皇大行郎
为大行令的属官,职似谒者,掌斋祠傧赞等。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大行令条。催长
官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以及钱粮衙门等机构均置,负责催办具体事务。自八品至无品级一斛槟榔
同一斛贮槟榔。宋陆游蔬食诗人生饥饱初何校,一斛槟榔笑汝痴。右奉裕卫副率
官名。即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咸亨元年复名右内率府副率。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