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
历史知识
致仕怎么写好看:
致仕历史词典解释
指官员告老辞官。《礼记·曲礼下》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说。汉代无年龄规定。宣帝时,韦贤为相五岁,年七十余,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品。丞相致仕自此始。致仕后待遇为皇帝褒赏,并非定制。东汉亦然。唐代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即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宋代规定,文臣年满七十致仕,武臣可至八十。自请就闲,可提前致仕。北宋前期,官员致仕不许带学士及馆职,神宗以后许带职致仕。致仕官享有种种优待,自真宗时起皆给半俸,部分有功武官可领全俸,致仕时皆升转一官,后每遇朝廷推恩,还可转官。享有荫补特权的官员致仕时,可特补子弟为官。南宋时,一些官员死后数年,朝廷仍追除致仕,以使其子弟享受恩例。明洪武元年(1368)规定,内外大小官员七十岁退职,十三年改为六十岁。二十六年复为七十岁。一般非特旨选用,不得逾例。凡自愿告退者,不分年限。致仕又分以礼和考察致仕。明初,凡以礼致仕者,与现任同,朝廷待以优礼,又有升秩给俸、赐敕之典。其后大臣致仕,或给驿还乡,或命地方官岁拨人夫,月给食米。其尤宠者,或赐敕,或加赐白金文绮,或官一子,皆自特恩,非定制。考察致仕指大计之年,官员以年老、疾病、不称职致仕。其初为吏部稽勋司职掌,后改考功司。清代亦称休致,其制规定,凡自陈衰老,准予休致者,称“自请休致”;年老不克胜任而令休致者,准予“原品休致”;年老有疾,恋职不退而被议者,则“勒令休致”,罢其职而存其衔。官员休致,不属处分之列,其或因故被议处,应降调者,按级降去顶戴;应革职者,革去职衔;应议罚俸、降俸、降职及降革留免位者,俱免议。
词语分解:
- 致仕的解释 1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2 亦作“致事”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 致的字典解释 致 zhì 送给,给予:致仕(退休)
- 仕的字典解释 仕 shì 做官:出仕
历史知识推荐:颜最
即“颜聚”。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致仕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西盟县
旧县名。年析澜沧县置,治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西盟镇。年撤销,改设西盟佤族自治县夏墅镇
亦称南夏墅镇。即今江苏武进县南二十里南夏墅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南有夏墅王正谊
生卒清直隶沧州人,字子彬,回族。少时为盗,出没燕豫秦陇间,称大刀王五。后为镖师,张各庄镇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五十六里张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三河县图西北有张各庄镇。即今河北右清纪郎
官名。明洪武二十九年于詹事府置。一人,从八品。与左右司直郎及左清纪郎共掌太子东宫大孙各庄镇
在北京市顺义区东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孙各庄,人口。镇区明已郑鼎
生卒泽州阳城今属河南人。善骑射。初为千户。年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理瀹骈文
书名。清吴尚先撰。一册。初刊于同治三年,初名外治医说,正文为骈文,后取医者理也,铁北县
一名平介县。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平遥县析置,属太岳区。治任庄在今山西平遥县北。年撤销魏楚大长公主
生卒英宗长女。嘉祐时,封德宁。治平三年,进封徐国,嫁左卫将军王师约。次年,进陈国解忧公主
生卒前姓刘,名解忧。汉楚王刘戊孙女。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死后,汉武帝复以她为公主,嫁阿克寿
即今新疆皮山县南阿克肖。清宣统新疆图志卷由克里阳卡向南行九十里至阿克寿,草盛薪缺心惊胆落
同心惊胆战。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见心惊胆慑。宋欧阳修莘野
明浙江归安人,字叔耕。好学,博闻强记。善为文。洪武初以明经入仕,为本县县学训导。三法司
官署合称。明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官署皆主管法律事务,合称三法司。凡重大案件均由刘琮
刘表少子。受到父母宠爱。表死,在蔡瑁张允等人支持下继位,与其兄刘琦势同水火。曹操赵长城
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的长城。见于史载者两条漳滏长城。系赵国于漳滏二水流域修筑的长城。宋邦绥
生卒清江苏长洲人,字逸才,号况梅。乾隆二年进士。累擢至湖北巡抚,缘事革职。旋起为虔南厅
清光绪二十九年置,属赣州府。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年改为虔南县。清光绪二十九年年分都云 (雲) 军民府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都云县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洪武十六年改置都云安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