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中庸_中庸介绍_中庸历史知识_中庸历史词典

中庸

历史知识

中庸怎么写好看:

中庸历史词典解释

①儒家术语。中,不偏不倚,中正之意;庸,平常,常道之意。孔子首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此作为人们言行必须遵的道德准则,旨在利用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关系防止事物发展到极端而向反面转化。主“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以一端制约另一端;“居安思危”,兼顾两端;“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因时权变。《礼记·中庸》认为“中节”(即适中)乃“天下之达道”,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儒家后学进而宣称中庸为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为常道、常行之德,天命之性,天下之正道正理。②《礼记》篇名。相传战国子思作,一说秦汉之际儒者作。《礼记·中庸》孔颖达疏引玄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篇中以“中和”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世界万物的基本秩序。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诚”为个人修养的至极境界及世界本体。把“诚”与天道、社会历史相联系,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达到“至诚”就可前知兴亡、祸福。唐韩愈、李翱着力推崇,宋程颢、程颐奉之为“孔门传授心法”,认为“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二程全书·程氏经说》有《中庸解》一篇,传为吕大临作。朱熹曾撰《中庸章句集注》,又作《中庸或问》,以理学思想解释文,将伪《古文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奉为《中庸》之“传授心法”。以之与《论语》、《孟子》、《大学》合为《四书章句集注》。清毛奇龄《中庸说》、李塨《中庸传注》与朱论相异。

词语分解:

  • 中庸的解释 1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2 ∶见“四书”3 ∶德才平常;中材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 中的字典解释 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 庸的字典解释 庸 yōng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

历史知识推荐:刘若愚

1584—? 明永平延庆州今北京延庆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入宫为宦官,隶陈矩名下。以善翰墨为李永贞赏识,天启三年1623入内直房掌文书笔墨。思宗即位被劾,降为净军,发南京孝陵卫种菜。崇祯元年1628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中庸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中庸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