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
历史知识
尚书台怎么写好看:
尚书台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秦、西汉少府有尚书署,掌收发诏命章奏。东汉称尚书台,亦号中台、内台,仍设宫禁中,职权进一步扩大,名义上隶属少府,实则直属皇帝,是参与决策命令、综理国事的政务中枢。各级官府奏章皆呈送尚书台,由其拆阅、裁定、记录、转呈、代奏,并向皇帝提供建议,参议政事。皇帝有成命,由其拟诏出令,下达三公府,有时不经三公,径下九卿。主管官员对诏令有异议,有权驳议。官吏选举、任免、考课、弹劾、诛赏、刑狱,无所不总。上自中央九卿,下至州郡,一切行政事务,由其分曹监督管理。虽置三公,形同虚设,权归台阁。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大臣如加“录尚书事”衔,始可参预国政,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长官为尚书令,次官为尚书仆射,总领台事,参议朝政。左、右丞各一员,掌台内具体事务及监督诸曹。设尚书六员,分领三公、吏,二千石(后又分曹)、民、客(后分南北主客)、中都官诸曹,曹各置郎(侍郎、郎中)、令史。东汉末仆射分置左、右。和帝以后,信用宦官,中常侍出纳王命,与尚书台分权。魏、晋以后,改称尚书省。然魏、晋、南朝宋、齐往往台、省互称。参见“尚书”、“尚书省”。尚书寺 秦、汉以寺为官舍通称,故尚书署、尚书台亦称尚书寺。南北朝时为尚书省的别称。
词语分解:
- 尚书的解释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2 ∶明清
- 台的字典解释 台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tái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历史知识推荐:王则
①502—549北魏末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元轨。有武艺。初随叔广平内史王老生征讨,以军功除给事中,赐爵白水子。永安二年529,从并州刺史元天穆讨邢杲被俘。永安二年529降梁之北海王元颢入洛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尚书台历史


精彩推荐:
田甲
西汉人。为梁国蒙狱吏。韩安国坐法抵罪,甲辱之,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甲曰燃即溺之。王淩
生卒三国魏太原祁人,字彦云。王允从子。初举孝廉,曹操辟为丞相掾属,累迁扬豫州刺史田庄湾
集镇名。在湖南省宁乡县西南黄绢水上游。沙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初为地主庄园,相怃然为间
怃然怅然失意貌。为间有一会儿。怅惘地停了一会。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朱熹巨菏县
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年由山东省巨野菏泽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年撤销,府军右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置府军右卫,为上直亲军之一,永乐以后沿置,掌守卫皇城西面。以指挥刘宠
东汉东莱牟平人,字祖荣。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治政仁惠,为吏民所爱叶鼎奇
清浙江杭州人,字奇胥。工画花卉。阿里喜
又译阿里熹。女真语,有副次之意。女真士卒的副从,多由正军即甲军子弟充当。正军一人南巨川
唐鲁郡人。玄宗开元二十七年登进士第。肃宗至德二载,任给事中,奉使吐蕃。后贬崖州。必出江
在今青海柴达本盆地东北。方舆纪要卷安定卫必出江在安定卫东。明永乐二十二年中,使乔右侍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时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与左侍上士共同负责皇帝寝宫的安全。崔守业
唐雍州咸阳人。崔敦礼子。高宗朝官至刑部侍郎。世硕
春秋时陈人。孔子弟子之学生。著世子。许褚
三国时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仲康。东汉末聚宗族数千家守坞壁以拒黄巾。后归曹操,拜都罪恶滔天
形容罪恶极大。宋周密齐东野语景定彗星今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有一时风闻劾逐者,徐瑶
清江苏荆溪人,字天璧。工词,或瑰玮,或清劲,或绮丽,不拘一格。有离墨词。道明镇
在四川省崇州市中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道明,人口。以其道光明之意明代宗
即朱祁钰。明代皇帝。公元年在位。宣宗次子。宣德十年封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英桓石秀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桓豁子。幼有令名,博涉群书,尤善老庄,甚为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