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三山与七家,相望雨柴荆;归来讲学暇,襏襫同春耕

三山与七家,相望雨柴荆;归来讲学暇,襏襫同春耕

陆游寄十二侄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寄十二侄》

全文:
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
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
安国有老僧,元佑初载生,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
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
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
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
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
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惸。
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
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
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
三山与七家,相望雨柴荆;归来讲学暇,襏襫同春耕

陆游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讲学

当众讲解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

应邀出国讲学

襏襫

蓑衣之类的防雨衣。《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韦昭 注:“茅蒲,簦笠也。襏襫,蓑襞衣也。” 宋 陆游 《柴门》诗:“病已废耕抛襏襫,閒犹持钓爱笭箸。” 清 金农 《题郭外人家种莎》诗:“观君牵犊扶犂去,好织青青襏襫衣。”一说为粗糙结实的衣服。《管子·小匡》:“首戴苧蒲,身服襏襫。” 尹知章 注:“襏襫,谓麤坚之衣,可以任苦著者也。”

春耕

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

春耕大忙季节

陆游名句,寄十二侄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陆游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