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方平的《题代祠部书院》
全文:
上第西归即弃官,此人趣味亦堪怜。
风波常自庙堂起,云壑不随朝市迁。
野叟馈浆羞客气,山僧投拂悟尘缘。
青城山下空堂在,留入华阳续旧编。
参考注释
野叟
村野老人。 唐 杜荀鹤 《乱后山居》诗:“野叟并田鉏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烟。” 明 杨慎 《词品·写词述怀》:“想山翁野叟,正尔高眠。” 欧阳山 《苦斗》七十:“这里面,有自称野叟的大官儿。”
客气
(1) 讲场面话,不吐真言
(2) 彬彬有礼
(3) 作礼节上的表示;谦让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拂悟
违反,违逆。悟,通“ 牾 ”。《韩非子·说难》:“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繫縻,然后极骋智辩焉。” 王先慎 集解:“《説文》:‘牾,屰也’,牾为正字,悟、忤并通假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迺后申其辩知焉。” 张守节 正义:“拂悟,当为‘咈忤’,古字假借耳。咈,违也。忤,逆也。”
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张方平名句,题代祠部书院名句
猜你喜欢:
-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