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采桑词》
全文:
吴蚕孕金蛾,吴娘中夜起。
明朝南陌头,采桑鬓不理。
使君从何来,调妾桑中憙。
不识秋胡妻,误认金楼子。
参考注释
明朝
〈方〉∶明天
陌头
(1).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释名·释首饰》:“綃头,綃钞也,钞髮使上从也。或谓之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 王先谦 疏证补:“今时始丧者邪巾貊头,笄纚之存象也。《集韵》:‘邪巾、袙头,始丧之服。’《类篇》:‘帕,邪巾也。’陌、貊、帕、袙义同。”
(2).路上;路旁。《宋书·刘穆之传》:“时 穆之 闻京城有叫譟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明 孙起都 《金落索·代妓》曲之三:“陌头芳草忆王孙,纵春郊挑菜成羣。”
采桑
(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 南朝 宋 鲍照 、 梁 简文帝 、 陈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採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採桑度>序》。
(3).乐府近代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採桑>序》:“《乐苑》:‘《採桑》,羽调曲。又有《杨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张祜 有此作。
(1).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罗敷 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2).古乐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二》:“《采桑》, 晋 清商西曲。羽调。 唐 有大曲。”参见“ 采桑子 ”。
(3).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乡宁 西。《左传·僖公八年》:“ 晋 里克 帅师, 梁由靡 御, 虢射 为右,以败 狄 于 采桑 。” 杜预 注:“ 平阳 北 屈县 西南有 采桑津 。”
不理
(1)
置于不顾,不理睬
别不理他,要帮助他
(2)
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
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杨维桢名句,采桑词名句
猜你喜欢:
-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及后人《韩非子·五蠹》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张南庄《何典·第三回》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姜子牙《六韬·武韬·发启》
-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题孙克弘花卉册·其二·宣石菖蒲乾隆〔清代〕
- 又寄徐径畈吏部刘黻〔宋代〕
- 题伯丈人黄待制归来堂李吕〔宋代〕
- 次杏东元宵韵二首·其一何瑭〔明代〕
- 小年夕同杨亦琳胡伯连对酌分赋明日立春李之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