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史尧弼的《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
全文:
太湖三万六千顷,如今试吞无一毛。
目力未应论近远,泰山之本只秋毫。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目力
视力
一个目力很好的年青人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近远
(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史尧弼名句,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名句
猜你喜欢: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薛居正《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二》
- 于安思危,危则虑安。刘向《战国策·楚四·虞卿谓春申君》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