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书事十首》
全文:
晋士材疏辩舌优,俗虽虚诞尚清修。
可容卿等灵百辈,亦过江来第一流。
元老纵然挥玉麈,七贤已有执牙筹。
后来灵宝真儿态,书画惟凭夺与偷。
参考注释
元老
古时称天子的老臣,现指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
纵然
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
今晚纵然有霜,也不会很大
玉麈
玉柄麈尾。 东晋 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宋 姜夔 《湘月》词:“玉麈谈玄,嘆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明 李东阳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诗:“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
七贤
(1).指 魏 晋 时 嵇康 、 阮籍 、 山涛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 王戎 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 , 河内 山涛 ,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 , 沛国 刘伶 , 籍 兄子 咸 , 琅邪 王戎 ,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唐 皇甫湜 《醉赋》:“沉湎於酒,有 晋 之七贤。” 元 沉禧 《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
(2).指 东汉 袁秘 、 封观 、 陈端 、 范仲礼 、 刘伟德 、 丁子嗣 、 张仲然 七人。《后汉书·袁闳传》:“ 黄巾 起,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军败,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 谦 以得免。詔 秘 等门閭号曰‘七贤’。”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4).泛指七位贤人。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牙筹
(1).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算筹。《晋书·王戎传》:“﹝ 戎 ﹞性好兴利……每自执牙寿,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四出:“我想岁华如驶,早已雪蒙头,况家富贵比王侯,就朝鐘暮皷何不勾,又何用苦较牙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即使富连阡陌,贵为帝王,而田园之牙筹难捨,山河之燕乐方酣,犹欲延术士以问长生,求神仙而希不死。”
(2).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酒筹。 唐 元稹 《何满子歌》:“何如 有熊 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盌。”
(3).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更筹。 元 袁士元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牙筹歷歷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
(4).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博筹。 宋 陆游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诗:“下尽牙筹闲纵博,刻残画烛戏分题。” 清 何絜 《竞渡歌》:“牙筹高促呼卢帽,金炉细裊辟邪香。”
刘克庄名句,书事十首名句